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公共安全不容“儿戏”

        新闻源

  针对网传“长深高速有人戴恐怖面具惊吓过路车辆”事件,杭州高速交警8月27日凌晨发布警情通报:经查,涉事人员系萧山区某校外籍老师,在随身携带包内翻找零食时看到面具,后拿出把玩佩戴,被同向行驶的其他车上人员看见,并用手机拍摄视频。此行为尽管未造成后果,但鉴于可能影响行车安全,公安机关迅速查找到该涉事人员,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媒体圈  

  南方都市报

  治理高速“吓车”,不能只靠事后处罚,还需前置预防:交管部门可借高速监控监测异常行为并及时制止,同时通过交通广播、短视频平台加强宣传,让公众知晓高速不是恶作剧舞台,危害安全必付出代价。
  
  在高速上戴恐怖面具“吓车”,不是好玩的游戏,而是危险举动。这不仅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涉嫌违法,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北京青年报

  公共安全不容“儿戏”。这起“面具惊魂”事件应引发我们对公共安全的深层思考。个人玩闹行为不应以牺牲公共安全为代价。面具终会摘下,但留在公众心中的安全阴影需要阳光驱散;恶作剧可能转瞬即逝,但对生命权的敬畏必须长存心间。
  
  疾驰的车流中,安全才是我们最应该珍视的“风景”。期待大家都能从这起事件中汲取教训,既要警惕他人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也要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共同守护这条承载着万家灯火的生命线。毕竟,在生死时速的公路上,没有什么比平安抵达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