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万物皆可“饭圈”?

        新闻源

  刚刚过去的周末,几条热点新闻让公众结结实实地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万物皆可饭圈”。樊振东发文呼吁:体育不该沦为饭圈战场,愿赛场回归真实与热血;据媒体调查,一些标榜“为大熊猫发声”的网络大V 利用大熊猫炒作话题,进而借机敛财;汽车媒体《懂车帝》发起的智驾大横评节目,也引发了多个汽车品牌粉丝的争吵乃至相互攻击。

  媒体圈  
  
  澎湃新闻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应该认识到,“万物皆可饭圈”带来的危害,绝不只是网络舆论的乌烟瘴气,而是对相关行业、领域正常发展的阻碍。就拿“车圈”来说,中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根本就没有必要纠缠于“内斗”,而是应该互相学习借鉴、共同做大市场,将目光投向世界市场,力争尽快“走出去”。
  
  进而言之,抵制有害的饭圈文化之所以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是因为如果任由其继续蔓延、滋生下去,我们可能看不到精彩的乒乓球比赛,难接近可爱的国宝熊猫,用不上值得信赖的智能驾驶技术……到头来,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金羊网

  畸形饭圈文化近几年来严重影响乒乓球这项运动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受访时表示,要坚决抵制“饭圈文化”对体育的侵蚀和破坏。有专家建议,对造谣账号实施“禁言+行政处罚+刑事追责”三级惩戒机制。而此前,公安部曾公布了多起打击整治涉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有人因诋毁他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也有人因网络暴力被行政处罚。
  
  体育“饭圈”治理正经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建构的转型,在这个阶段,就更需要樊振东们站出来,“愿赛场回归真实与热血,愿每一份努力都被善意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