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幼儿血铅”疑问多多

        新闻源

  “甘肃天水某幼儿园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持续发酵。据报道,相关专家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快速开展流调溯源、医疗保障及调查处置等工作。目前,已对涉事幼儿园负责人立案侦查,对负有监管责任的相关部门将严肃追责。

  媒体圈
  
  南方都市报

  早在去年5月就有家长查出孩子出现血铅异常,在家采取措施后,暑假孩子的指标已回归正常,但一上学就又有问题了。若非家长们相互交流发现,谁能想到问题出在幼儿园身上?孩子们“慢性中毒”长达至少一年,园方在食品安全等方面难道没有日常的检查?而有关部门同样在幼儿园的食品安全监管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到底哪些环节在“漏毒”?
  
  目前还尚不清楚具体是何种添加剂导致幼儿血铅异常,有专家提到,如今含铅的食品添加剂已几乎不再使用,究竟是层层监管不力,还是另有隐情?一句“违规使用添加剂”,又是家长发现的,又是孩子在受罪,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新京报

  这一事件再次将幼儿园食品安全问题推向舆论风口。大家现在疑惑的是: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违规使用添加剂,是有人故意为之还是疏忽导致?孩子们的症状已持续数月,却一直未被发现,日常的食品安全监管在哪里?这些问题,值得追问。
  
  幼儿园本应是守护童年的净土,不应沦为健康隐患之地。此次血铅异常事件,背后有无存在幼儿园利益至上、管理混乱,相关部门监管松懈等问题,公众对这些问题保持高度关切,亟待一一查清。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证食品安全是幼儿园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必须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让每个孩子远离健康威胁,这是不可践踏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