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黑红也是红?流量歪风!

        新闻源

  近日,湖南网友周景明发帖称,自己请求改回曾用名朱雀玄武的申请暂未通过审批。当地公安的回复显示,这是周景明近13个月以来提交的第11次更名申请,他频繁申请更名的行为已属扰乱公共秩序、浪费行政资源。周景明对记者称,“我还会继续申请改名,想通过改名引发关注。我想出名,喜欢被人关注,黑红也是红。”

  媒体圈  

  极目新闻

  周景明直言想通过改名出名,甚至认为“黑红也是红”。可他没有意识到,真正的“红”应建立在积极的价值输出、独特的才华特长、有益的社会贡献之上。靠频繁改名这种违背公序良俗、耗费公共资源的方式,即便获得一时关注,也不过是虚假的泡沫,无法赢得真正的认可与尊重,只会让自己在错误的方向上一条路走到黑。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渴望被关注、追求知名度,并非不可理解。但若将“黑红也是红”奉为圭臬,把挑衅规则当成吸睛手段,反复挥霍行政资源,扰乱公共秩序,无疑是对个人权利的滥用,对社会运行机制的干扰。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等不能正常进行,属于违法行为,可予以警告或罚款,情节较重的还可拘留。

  北京晚报

  促使周景明频繁改名的,是“黑红也是红”的价值观。让其胡乱改名不断发酵的是趋之若鹜的自媒体,更是流量至上的平台。一段时间以来,同样走“黑红也是红”“臭名也是名”路子的人不在少数。因刻意扮丑、装疯卖傻走红的“郭老师”,大言不惭地说“人们要审丑,我就丑给他们看”;余华英被判死刑后,居然有人“认贼作母”博流量;社交平台上,靠挑起对立、制造矛盾起号的博主数不胜数……宁肯“千夫指万人骂”,也不要“一朝发帖无人问”,真乃咄咄怪事。可在“泼天的流量”面前,平台下不了整治决心,不仅不严格审查,甚至搭台捧臭脚,各路“朱雀玄武”自然乱哄哄地“你方唱罢我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