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玄机

——老宅院里的烟火人生
《璩家花园》作者:叶兆言
点击查看原图
        政工小宗也在不停地偷眼看阿四,阿四显然在新进厂的青年工人中最引人注目,不只是天井和政工小宗在偷看她,一起进厂的那些男徒工,甚至那些女徒工,也忍不住要偷眼看阿四。大家都在看她,弄得阿四都不知道自己是犯了什么错,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那天的阿四确实很出众,她穿了件桃红色“的确良”长袖衬衫,在当时,“的确良”还是稀罕之物,非常时髦,不是谁都能穿的。除了这件显眼的长袖衬衫,阿四手腕上还戴着一块“钟山牌”手表,那年头,刚工作的年轻人就能戴手表,也是很不容易。
  
  金陵标准件厂的规模,与永红服装厂差不多,都属于那种集体所有制的街道小厂。从小作坊起步,慢慢发展壮大,现在已有二百多号人。女工的人数要比男的多,而且还都是年纪大的老阿姨,原来都曾经是家庭妇女。
  
  所谓标准件,其实就是最简单常见的金属螺丝和螺帽。标准件粗细不同,规格大小不一,天井下到车间,听老师傅介绍这个厂的历史,说我们厂发展到现在,才能叫标准的标准件厂,为什么呢,因为今天生产的这个螺丝和螺帽,同一规格都是标准的,都是可以互换的,过去不行,过去是安分守己的“一夫一妻制”,虽然同一规格,一个螺丝只能配一个螺帽,互相换不了的。
  
  老师傅说完哈哈大笑,天井听不太明白,不知道为什么好笑,不知道这“一夫一妻”安分守己的玄机在哪。后来弄明白它与性有关,突然感觉确实很搞笑,很生动。
  
  这一年同时进厂的年轻人特别多,差不多有三十个人。分配下车间前,照例要政治学习,原计划只是半个月,没想到突然来了政治任务,说是有个友好国家的领导人要来参观,新进厂的这批青年工人,要准备好接待工作。在1971年的夏天,“文革”正处于僵持阶段,外宾很少见,尤其是元首级的领导人。省里因此把这事很当回事,省里当事了,市里便不敢马虎,到了街道工厂这一级,那就是绝对加绝对的重视。具体如何绝对重视,也不好说,大家都没有外事经验,反正是先要把态度给端正。
  
  这一个月,上午政治学习,读报纸,再读报纸,思想汇报,再思想汇报。下午军训,练习立正和稍息,向右看齐,齐步走,反反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