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老人缘

——共同构筑的集体记忆
点击查看原图
        一件事约发生在1966年秋,林江鸿结识我哥哥不久。哥哥转述林江鸿如是对他说:(先前)你妹妹在她班级当班长,每天站在讲台边,一本正经喊“立正”。我看着不顺眼,有次就踢了她一脚。另一件事应该发生在1973年前。林江鸿和他弟弟弄到几只小猫宝宝,装在一个盒子里,拿到我家来。说他家大人不让养,要寄放在我家。那时我家还是独门独户,就让他俩把小猫放在厨房一个角落。林家兄弟十几岁,没有养小宝宝的经验。姆妈为小猫着急,说要饿死了。妈妈每次打蛋,让小猫舔蛋壳里残留的蛋白。熬薄米汤,吹凉,让小猫喝。小猫大点了,能吃厚一点的东西了,也需要更多营养了。熬粥最面上的那层,上海话叫“粥凝汤”,我自编说法是“粥奶油”,本来妈妈是留给小女儿我的,就成了小猫的了。
  上面讲的,我零零碎碎写过回忆。以后寻出来,现在就不多讲了。到我开始写爹爹以后,觉得爹爹的故事对历史重要,就不特意去回想自己的经历了。
  1960年代后半期,扫地出门到一楼,不是独门独户。我家两间,另外一间是个沪剧演员,叫乐小青,爹爹讲曾经蛮出名。虽然邻居辰光非常短,大概我有老人缘,老太太捉牢我,要我听她唱戏说戏,看她走台步摆身段。记得她单身一个人,没亲戚朋友来看她。
  国 内 老朋友新朋友告诉我,叫我写写大楼故事。我就计划,要先写我不写就可能没人写的人,想到了乐小青。问题是我脑子里有不少人要写,写不过来。我写爹爹也是因为他的事我不写出来,大概没别人会写。写爹爹也写不过来,矛盾。
  60年代末期搬进我家公寓的有两家邻居。一家跟我家关系相当好,等有机会征求他们意见后再讲。另一家摆出强势作风,欺负爹爹姆妈。姆妈被吓得心惊肉跳,爹爹非常难受。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不想去多想,但确实是爹爹姆妈晚年一段不愉快的经历。
  问:对内部的装修有什么改动么?
  答:关于“装修”改动,“装修”带引号,我又去问了姐姐,她有更加准确的记忆。核证对比记忆,对口述研究有用。我讲的在前面,姐姐的补充更正加在后面。
  602室四间房间里,三间朝南。当中一间带阳台,先前是小囡活动间。因为哥哥气喘,天热好一点,天冷容易发作,所以那间房间装过火炉,用煤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