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远行,意味着更好地回归

        ◎董伟伟
  
  由日照籍作家山来东创作的长篇小说《彼岸》的问世,是一部航海题材的成功之作,斩获泰山文艺文学创作奖。去年,他的又一部与航海有关的中篇小说集《逃离纳利德卡》出版。这部小说集是描述与海有着密切关联的航海故事,让我们看到在大海之上那一小片浮动的国土,有着怎样的风景和风景背后的故事。
  
  作家夏立君为本书作序,给作者画了一张最确切、最专业、最有意趣的人物脸谱和美评,让广大读者在读这本书之前,对作者人品与貌相有了些许印象。这篇序言,还普及了航海知识和作者创作思想。
  
  由五部中篇小说集结于一体的《逃离纳利德卡》,让作者实现了虚构与现实相结合的这一愿景,使读者享受了一次阅读盛宴。这五篇中篇小说,每一篇都各具特色,风格迥异,虽然内容不尽相同,却始终有一条脉络贯穿其中,这条脉络或实或虚,时隐时现,以特定人物的身份、神韵和气质来推进故事情节高潮迭起。
  
  书中的一些人物,个性非常鲜明,作者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很好地表达了人物的外部情态和内心世界,比如“代理来了,他三十岁左右,黑羽绒服,黑牛仔裤,黑皮靴”“达莉娅穿着紧身打底裤,黑色长筒皮靴,走起路来,长发飘飘,皮靴击打着路面、咔咔直响……”又如“坐在许建身旁的女孩面容姣好,牙齿莹白,扎着马尾辫,黑色的羊毛衫勾勒出优美的曲线,全身散发出清纯无邪的气息……”书中这样的描写很多,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用肉眼“直观”的“实境”实写了,让读者在读书过程中,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7年的航海生涯和惊心动魄的生命体验,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海里。正如夏立君老师所说,“年轻时周游列国的海员生涯,无疑重塑了他”,让他能写出读者看不到的风景。于是,这一路风景饱蘸笔墨被作者描绘出来。可以说,这是一部记述他航海生涯中的心路历程,也是生命体悟,更是自己对海上生活作了真诚交代,而不是一味书写道听途说别人的生活。
  
  跟随作者在远洋货轮这片浮动的国土上,看到与陆地上不一样的日升月落,目睹难得一见的海上四季风光和异国他乡的美好爱情。同时,也体会到方寸之上同样存在百变人心的冷酷、残忍、势力、无奈、丑陋与软弱。
  
  作者善用一个人物来融情于事,在他们身上作者不惜重笔渲染,塑造他们高尚的灵魂和敢爱敢恨的血肉之躯,让他们有着闪光的思想和悲悯情怀,让他们身上存在正义风格,让这个特殊身份,撑起这部小说集里特有的人物风骨。于是,读者看到《逃离纳利德卡》里的杨志远、《浮生梦》里的海涛、《凌日》里的朱少亭、《妈祖》里的二副、《病毒》里的蒋鸣。在漫长的航程中,这些人的出现,分别代表了美好与善良,责任与担当,并树立起了最有正义感的好人形象。这正是作者的良苦用心,以这些人物虚实的结合,来完成作者想说的话和未竟的事业。
  
  作者把对海洋的美好理念、航海过程中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和思考过程,通过书中人物对话、风景描述、故事情节、爱恨情仇等方式表达出来,用他美好的心灵来创造更加美好的美丽愿景。

  (《逃离纳利德卡》,山来东/著,山东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