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守护“头顶安全”需多方合力

        高空抛物也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它的危害毋庸置疑。对于高空抛物的类似行为,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物业也应做好定期检查和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居民要提升自我约束和公共安全意识。唯有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减少和遏制高空抛物行为,确保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
  
  日前,家住罗浮盛世小区的汪女士11岁的孩子小徐,在楼下玩耍时,被楼上抛下来的玻璃瓶划伤了小腿,报警后也没有找到伤人者。汪女士希望伤人者能主动站出来,同时也表示“如果没有人承认,我将起诉整栋楼的住户”。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告诉媒体记者,当前他们除了配合警方调查外,也在四处走访,比对伤人的玻璃瓶,希望能尽早找出伤人者。
  
  现如今,高空抛物的危害早已被公众所知晓,它也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其造成的危害有很多方面,首先,高空抛物可能造成人身伤害。从高楼上将东西抛下,由于重力的作用,物品会具有很大的动能,其下落的速度可能达到每秒几十米甚至百米。如果这样的物品砸到人,轻则使人受伤,重则致人死亡。其次,高空抛物也可能引发火灾。未灭的烟头、燃烧的纸屑、烟花等都可能成为火源,如果这些物品落到易燃物中,极可能引发火灾。此外,高空抛物还可能破坏环境卫生,扰乱社会秩序。从高楼上抛撒垃圾、吐痰等行为不仅影响小区的环境卫生,还会对行人和楼下的居民造成潜在的危害。
  
  对于高空抛物这一行为,在法律层面,它已被认定为违法行为。从2021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实施,其中规定了对高空抛物行为的处罚。根据该法律,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将被处以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有高空抛物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将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纵然如此,高空抛物为何还屡禁不止?相关报道中,小区物业负责人对此表示,“我们确实经常能接到关于高空抛物的投诉,每次接到反映我们就去了解情况,也在每栋楼都张贴了‘严禁高空抛物’的标识,还在一号楼下面安装了摄像头,可是因为院子比较窄,摄像头只能拍到有东西掉下来,拍不到具体是从哪家扔出来的,还是很难掌握高空抛物的明确证据。”可见,现实中要杜绝高空抛物,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杜绝不易,并不代表放纵,高空抛物的危害毋庸置疑,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对高层建筑的管理和监督,如设置高清电子监控等设备,对高空抛物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物业应做好定期检查和排查,对建筑物进行定期检查和排查,包括窗户、阳台等部位,以及建筑物外墙和屋顶的易脱落部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此外,还要不断增强居民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高空抛物的危害的认识,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和公共安全意识。唯有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减少和遏制高空抛物行为,确保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

  ◎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