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亲兄弟因借款对簿公堂

法官判后调解化解隔阂

        商报济南消息 近日,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遥墙法庭审理了一起亲兄弟之间的借贷纠纷案件,法官在做出判决后的一个电话,不仅使兄弟俩化解了矛盾,还让二人放下隔阂再续亲情。
  
  刘河(化名)与刘海(化名)是亲兄弟。2020年1月,弟弟刘海向哥哥刘河借款20万元用于经营资金周转,借期一年。哥哥分三笔将该笔借款通过银行转账至弟弟卡内,但弟弟未向哥哥出具借条等借款凭证。借款到期后,哥哥刘河多次向弟弟催要,但弟弟却拒绝还款,2022年3月,哥哥将弟弟诉至法院。
  
  在诉前调解过程中,本是手足兄弟的双方,关系却是剑拔弩张,见面后更是恶语相向,且被告刘海明确表态,自己不欠原告钱,不再继续参加调解,说罢便夺门离去。调解不成,遥墙法庭张本荣法官团队依法开庭审理该案。庭审时,被告刘海表示,原告刘河向其转账的20万元为原告向父亲支付的场地占用费,自己只是替父亲代收。现其父亲已经去世,但留有遗嘱一份并当庭提交,遗嘱中载明了原属于其父亲的场地院落由被告刘海继承,因此被告刘海认为该笔款项并不为借款,其与原告间并不存在借贷关系。
  
  原告向法庭提交了相关证据,银行转账凭证及亲属间的电话录音。另法庭调取的被告刘海的银行流水中显示,在涉案款项到账后,被告于次日又转出至案外人谢某账户,而并未转至其父亲账户。双方争议的焦点为案涉20万元的款项是否为借款。原告虽仅提交了银行转账流水,但是足以证实其向被告转账20万元的事实。电话录音中,二人的父亲也表示被告刘海是借原告刘河的钱,并认为被告理应偿还原告。电话录音中也显示原告刘河在2020年1月底时曾向被告刘海主张过债权。被告刘海提交的遗嘱仅载明了院落场地由其继承,但并未载明该笔款项是否为原告刘河占用场地的费用以及费用计算的区间,不足以证实其辩解的观点,因此这份遗嘱与本案并无关联。综合分析本案的所有证据,法院依法判决被告刘海偿还原告刘河20万元。
  
  案件虽然判决结案了,看着兄弟两人间的裂痕,张本荣忧心忡忡,庭后张本荣再次与被告刘海通过电话取得联系,于法于理劝导其珍惜手足情谊,积极主动履行还款义务,借此机会消除隔阂,缓和兄弟二人间的矛盾。随后刘河表示在收到判决书以后,弟弟刘海主动与其联系,称还款能力有限,后二人私下又达成分期付款协议,并在今年8月底刘海将20万元全部履行完毕,另外还支付了5000元利息。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晓迪 通讯员 孙丽 王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