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初秋气爽,梨香四溢

平阴县东阿镇新月蜜梨大丰收

平阴县东阿镇汁多味甜的新月蜜梨已挂满枝头
点击查看原图
        商报济南消息 初秋时节,暑热未消,但肉质细脆,汁多味甜的新月蜜梨已挂满枝头。走进平阴县东阿镇三合村欣和源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侯庄村盛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梨园里,空气中四处飘溢着梨香,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梨子。

  “我们农场现在梨树有一万多棵,种植面积一百二十多亩,目前进入了盛果期,每天大概有十几名工人在园里采摘,平均每亩可达产5000斤左右,将近每亩两万元效益。”欣和源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文广介绍。刚采摘下来的梨子会被运往仓库,仓库里,工人们各司其职,装卸、分拣、包装,等待收购商前来收货。据了解,这些梨果未成熟前就已被烟台的合作商提前订购,梨果被收购后将出口至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农场实现了产销一体化,极大程度上保证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及收益。

  新月梨是马文广2012年引进的新品种,果皮细薄、口感脆甜多汁,深受市场青睐。梨果品质高,但是对生长的条件要求也很苛刻。“光照、温度、透风性等,稍微有一点不合适,轻一点影响口感,严重可能导致减产。”马文广说,所以目前园内的梨树都采用生草栽培,经过套袋处理,再得益于优良的土壤以及气候环境,梨果不仅皮薄、甜度高,个头也比较大,今年最大的梨王,一个梨接近两斤。

  梨子的丰收给马文广一家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梨树的管理、收获,都会雇用当地村民,按天支付相应工钱,让群众在家门口也能有份收入。“我家就在附近,在这工作能顾到家里还能挣点生活费,在这工作蛮好的。”三合村村民周大娘很是满足。
  
  与此同时,东阿镇侯庄村的三十余亩梨树也迎来了丰产期。据侯庄村党支部书记高长羲介绍,早前,东阿镇侯庄村的新月蜜梨产业帮助村里贫困户稳定脱贫,逐步过上富裕的生活。现今,为了更好发挥产业效益,在东阿镇侯庄村第一书记庞茂华的帮扶下,侯庄村党支部成立了侯庄村新月梨产学游教培基地,从新月梨的“产、学、游”三方面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产业新模式,将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以此作为侯庄村文化名片,把实践教育成果展现给广大人民群众。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 通讯员 吴雪 赵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