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

打造基层治理沈家岭样板

        商报济南消息 近年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沈家岭村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网格治理、志愿服务、群众共治,全力推进基层治理工作提质增效,走出了一条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治理路径,形成了具有沈家岭特色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沈家岭村党总支建立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三级党组织,以“墨斗铸魂,网格益民”党建品牌打造为抓手,推动决策议事公开公正、阳光透明。今年以来,各支部党员主动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00余件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同时,以原有“楼长制”为基础,推出“党建+网格”治理模式,搭建“村党总支—网格党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为主干的组织体系,建立网格党小组3个,确定楼栋党员中心户27名,推动各项工作进楼入户,实现了联系村民群众全覆盖。一方面,在每层楼道都设立便民“沈即办”二维码,推行二维码线上服务模式,引导群众通过扫码将需求“一键上报”,工作人员即时协调网格员上门服务,做到“一分钟响应,一天内解决”;另一方面,落实线下网格员下沉入户,对年龄偏大或行动不便或不能扫码老人,主动上门问询诉求,将问题解决在最前端,做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情在网中结”。

  另外,沈家岭村创设“邻里议站”,构建起了集协商治理、畅通民意、化解诉求为一体的阳光议事、解纷止争的开放平台,形成了“有事好商量、村民能当家、干部善干事”的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新路径。“邻里议站”由村支书任站长,站员由村干部、老党员、老族人和新乡贤等各方力量组成,采取每月固定日、因工作需要临时议、有特殊情况急需研等方式,商村级发展、解急难愁盼、化矛盾纠纷、暖万家心坎,既提高了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也打通了困扰群众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根据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邻里议站”将其分门别类、把准问题脉搏,靠上推动,将大事小情、隐性矛盾都解决在问题最前端、隐患始发端,形成了“时时有响应、人人能发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良性循环。今年以来,通过“邻里议站”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32条,为群众协调解决困难78件,多元共治水平实现有力提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