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小连翘”撬动强村富民“大产业”

济南南山西营街道乔峪村大力发展连翘种植
        “连翘苗挺立在阳光下,为村子增添了承载着希望的无限生机。”在位于济南市南部山区西营街道的乔峪村,连翘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乔峪村立足村内条件,全面释放自然资源优势,将土地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破传统种植模式,立足将连翘种植打造成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奏响了乡村振兴新乐章。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

  深耕产业,挖掘发展“源动力”

  多年来,乔峪村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缺少特色产业和增收路径。由于村中没有企业、缺少就业机会,大部分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村内缺少劳动力,发展动力不足,集体经济收入薄弱,这也成为了村干部最为忧心的发展难题。
 
  为了破解村内产业发展难的短板,乔峪村村“两委”成员赴山西绛县考察学习。随后,又邀请山西绛县的种植专家到村里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多次调研和学习,村干部发现村子的土地性质和自然条件与山西绛县高度相似,可以学习绛县发展连翘产业的先进经验。

  “连翘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耐干旱,适宜在荒山荒坡生长,一般栽植后两三年即可挂果,而且连翘一次栽植可连续收益二三十年,投资少、见效快、收益期长、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好、收入高。”乔峪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多次集体讨论和征求意见,乔峪村决定“启动”连翘种植项目,让“小产业”成为撬动富民强村的“大杠杆”,走出一条具有乔峪特色的振兴之路。

  深入人心,凝聚干事“向心力”

  “产业发展是一辆车,百姓就是汽油,有油车才有动力,马力才会大,车子才能跑得快。”乔峪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最初村民担心连翘生长期长回报慢,不敢轻易尝试,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上门,一方面,详细介绍连翘产业的市场前景和支持政策,打消村民的顾虑;另一方面,向村民介绍连翘的种植技术和回报周期,挂果后,每亩起码能增加2000元的年收入,全年收益按照村民七成、村集体三成进行分配,确保村民共享发展红利,充分激活了村民的积极性。

  “有一户村民,儿子常年不在家,老人年纪大了,耕地也没有精力,家里的地都荒废了。老爷子一开始不同意把土地流转给村里种连翘。于是我们找到老人的儿子,为他介绍连翘的药用价值、发展前景和收益分红。再由老人的儿子向老人解释种植连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经过深入了解之后,老人最终同意了,还表示他们很支持村里的产业项目。”通过村干部三个月的努力,最终村子共流转56户村民的200余亩土地,为发展连翘产业腾挪了空间。

  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支持,凝聚起人心,乔峪村终于种下了第一株连翘苗。

  深化经验,激活振兴“驱动力”

  小小的连翘,在乔峪村展现出了非凡的蓬勃生命力,成为了乔峪村乡村振兴的底色。

  为了整合种植人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乔峪村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面向村民提供多个就业机会,让村民既能在家门口就业赚钱,又不耽误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乔峪村还邀请了种植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专业指导,让村民都能成为种植连翘的行家里手。

  不仅如此,连翘产业的附加价值也在不断提升。乔峪村深化经验、打造亮点,持续优化种植技术、提高亩产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的大提升;同时,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新业态,大力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发挥连翘的观赏性价值,延长连翘特色产业链,为乔峪村产业振兴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连翘产业作为乔峪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不仅能帮助乡亲们和村集体经济增收,还会成为我们村振兴发展的支柱产业。等到连翘明年开花的时候,我们村会是一片金黄色的花海……”乔峪村相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