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剑指浪费,莫让盛宴变“剩宴”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是宣传者、践行者、监督者;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还应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相关法律法规需更加完善、细化,部门主导、行业主抓、公众主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剑指“舌尖上的浪费”,践行“光盘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公布《关于防止和减少餐饮浪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严格明码标价、推行明白标量、减少宴会餐饮浪费、完善用餐评价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倡导节俭风尚、持续宣传引导、加强督促指导等。

  《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有关部门对宴会套餐特别是酒店宴会套餐、单桌1500元以上(不含酒水)宴会套餐实行重点监管。餐饮浪费的关键环节在哪里,遏制浪费的重点发力点就应该瞄准哪里。此次明确提出将“宴会套餐”作为监管重点,足见国家坚决刹住“舌尖上的浪费”的决心。
  
  近年来,“光盘行动”已蔚然成风,“舌尖上的节俭”成社会新风尚。但坦白而言,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
  
  据报道,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为3500万吨,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光2017年,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吨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人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
  
  勤俭节约、杜绝浪费,往小的说,是对劳动价值的尊重;往大的说,则是对生命本身的敬畏;浪费可耻、节约为荣,应成为全社会共识,这既需要有刚性法律法规上纲上线的硬核约束,也需要日常风俗习惯潜移默化中进行教化,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网红吃播依靠“大胃王”人设吸粉却不顾浪费严重;吃自助餐时,“拿得多吃得少”问题普遍存在;在一些大型商超,临期产品尚未进行打折处理就直接销毁或扔掉……这些现象屡禁不绝,这些都说明整治餐饮浪费现象,必须推动形成长效机制。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严打餐饮浪费行为,国家层面持续加码加力。《反食品浪费法》2021年4月29日起施行,其中第七条明确要求餐饮服务经营者采取适当措施防止食品浪费,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粮食节约行动方案》2021年10月印发,其中第六条要求坚决遏制餐饮消费环节浪费,加强公务活动用餐节约,切实加强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用餐管理。《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2021年11月30日印发实施,明确要求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视频。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是宣传者、践行者、监督者;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还应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相关法律法规需更加完善、细化,部门主导、行业主抓、公众主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潘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