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表面“反诈”,实为懒政

        办张电话卡,竟有诸多奇葩要求。据报道,在江西等地通信营业厅办理电话卡,需要提供无犯罪证明、工作证明或银行流水中的一项。营业厅解释称,这是应反诈工作要求。
  北京晚报
  打击诈骗和便利办卡服务,并不是对立的两面。监管部门应梳理各地运营商营业厅超出法律法规范围的奇葩要求,向社会公开办卡材料清单,强化基层员工培训,杜绝类似奇葩要求再现。目前,江西省通信管理局发布通报称,已责成相关企业全面开展排查整改。这是及时纠偏、保障用户权益该有的态度。在此基础上,还需持续强化跨部门数据互联互通,提升反诈工作的精准性。
  不能以反诈之名行添堵之实。把握好安全与便利的平衡,打击诈骗力度与民生服务温度完全可以兼顾。
  澎湃新闻
  运营商将复杂的反诈工作,简化为对用户层层加码的证明要求、材料审核,本质是懒政思维的体现。事实上,类似现象在银行领域也屡见不鲜。
  电话卡和银行卡,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核心属性是便民利民。反诈工作很重要,但用户的合法权益同样重要。运营商不能因为怕担责,就把用户当嫌疑人对待,让普通人为了办一张卡,额外付出时间、金钱甚至隐私成本。
  在反诈工作中,运营商的重心,理应聚焦于高风险行为的精准识别。比如对频繁开卡、异常开户等情形加强审核;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用户,则应该简化流程,优化体验,拿出基本的服务意识。反诈不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