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历下区泉城路街道

“双圈”融合让古城就业“活”起来

各就业驿站在提高便民服务能力的同时,促进创业生态向好发展
点击查看原图
        在济南市“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双圈融合战略的指引下,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凭借其“商文旅居”深度交融的独特优势,创新推出“就业驿站强服务+社区微业育动能”双轮驱动模式,成功将就业服务深度嵌入古城生活场景,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就业活力。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 杜天宇 通讯员 韩俊卿

  构建就业服务新框架

  泉城路街道,作为济南商业的“金街”核心与明府城历史文脉的传承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里商业综合体林立,日均客流不断,企业用工需求旺盛;同时,老街巷纵横交错,非遗文化丰富,为双圈融合提供了天然场景。街道以“柒坊巷创业街区”为中枢,联动四个社区就业驿站,构建起“15分钟就业服务网络”,确保居民步行15分钟内即可到达就业服务站点。
  
  同时,利用古城闲置空间,培育非遗手工业作坊、文旅创业业态、民生微工厂三类社区微业,形成“驿站连点成网覆盖就业需求、微业辐射周边满足生活所需”的特色路径。

  打造一站式服务枢纽

  各就业驿站以“就业服务为核心、便民服务为补充”,整合了岗位对接、技能培训、职业指导、政策咨询、政务代办等多维功能,实现了“就业需求+生活服务”的一站式响应。此外,驿站还嵌入了社保咨询、营业执照办理等政务服务,大大缩短了居民办事半径。
  
  依托社区就业驿站,泉城路街道组建了“就业服务与生活服务联盟”,联动商圈头部企业,以及比亚迪、弗迪电池等济南市重点用工企业,有效促进了“就业服务圈”与“便民生活圈”及“金街商圈”的企业资源互通。

  拓宽就业增收渠道

  聚焦明府城非遗文化保护与就业需求,就业驿站通过“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市场对接”三维助力,培育非遗特色手工业作坊,既活化文化资源,又丰富便民生活圈业态。同时,依托西更道街等区位优势,挖掘文旅创业业态,为青年创业、大龄就业提供新空间,利用社区闲置场地,打造社区食堂、社区托育两类微工厂,既吸纳居民就近就业,又精准破解了“老人吃饭难、家长托育难”的痛点。
  
  泉城路街道将就业驿站服务与古城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双圈融合场景。街道在社区就业驿站设立全市首批劳动者维权工作站,为双圈融合下的就业稳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