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减肥神药”失控

        新闻源
  
  体重80斤也能被诊断为“肥胖症”?近年来大火的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然而,通过线上平台“秒开处方”、线下药店违规销售、社交平台药贩引流等多重漏洞,这些药物正大量流向非适应症人群。

  媒体圈  

  北京晚报

  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购买、使用绝不能随心所欲。监管部门加大对药店的巡查、监管之余,有必要压实平台主体责任,要求其明确提示用药风险,一旦发生违规售药行为,平台需承担连带责任。加大处罚力度之后,平台自然会提高门槛,对入驻的药店、互联网医生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规范开方流程,严格限制“秒开处方”等行为。
  
  针尖大的眼,足以进斗大的风。若不严加监管,今天是“减肥神药”说买就买,明天又是何种处方药失控?对涉及药品的违法违规宣传和销售行为,监管万万不能失灵。

  新京报

  事实上,线下药店随意销售处方药的现象早已存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诊疗普及和线上药店激增,问题变得愈发严峻。

  “减肥药”随便买,主要在于当前处于减肥市场井喷的黄金期。此外,在审美焦虑驱动下,大量体重正常的年轻人将“月瘦10斤”视为目标,而药贩子通过社交平台大量发布“经验分享”,进一步放大了非理性用药需求。
  
  唯有将这类“减肥药”作为处方药监管的重点对象,使处方药乱象和“减肥药”滥用都得到有效治理,才能让这类药品真正服务于患者,而非沦为炒作赚钱和坑害民众的一种工具。

  ◎潘愈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