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消化系统被全部切除

12岁“静脉男孩”急需移植肠源

希望社会各界更多爱心人士能伸出援手,救助徐崇烨小朋友 受访者供图
点击查看原图
        午后的阳光透过医院病房的窗户,斑驳地洒在地面。午餐时分,病房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那是临床患者家属带来的家常饭菜。12岁的成武男孩徐崇烨,悄悄侧过了头,眼神中满是渴望与无奈。
  
  此刻,他身体插满输液管,只能依靠静脉输液来维持生命所需营养,像正常人一样吃饭,对他而言,早已成了遥不可及的梦。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变故——消化系统被全部切除

  徐崇烨的母亲岳玉萍坐在病床旁,眼神里满是心疼与疲惫,声音微微颤抖着说:“快两年了,孩子都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吃饭。”这两年来,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拖入了无尽的深渊。
  
  时间回溯到2023年10月26日,那是一个看似平常的秋日,却成了这个家庭噩梦的开端。当天,岳玉萍突然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电话那头老师焦急地说,徐崇烨在学校和同学撞了一下,肚子有些不舒服。
  
  岳玉萍心里“咯噔”一下,但转念一想,不过就是孩子间的小碰撞,去医院看看应该就没事了。
  
  然而,命运却在这个时候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当徐崇烨被推进手术室进行微创手术时,岳玉萍在手术室外心急如焚地等待着。可她万万没想到,手术过程中,医生突然告诉她,孩子大出血,情况危急到极点。最终,孩子的消化系统被全部切除。
  
  那一刻,岳玉萍感觉天都塌了下来,她怎么也无法相信,原本健康活泼的儿子,怎么会遭遇如此残酷的事情。

  艰辛——“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路”

  从那以后,岳玉萍便带着儿子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求医之路。近两年来,她背着行李,抱着孩子,辗转于重庆、南京等全国多地的大医院。每到一个地方,她都满怀希望地进去,却又常常带着失望离开。这条求医路,就像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黑暗隧道,不知道何时才能迎来光明。

  长期的静脉输液,让徐崇烨的身体不堪重负,肝脏也出现了问题。看着孩子日渐憔悴的面容,岳玉萍心如刀绞。多少次,她独自在深夜里默默流泪。身边的人也曾劝她放弃,继续治疗下去可能只是人财两空,可岳玉萍每次都坚定地摇摇头,她知道,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她就绝不能放弃自己的孩子。

  求助——患儿急需匹配肠源

  目前,延续徐崇烨生命的唯一方案就是小肠移植。
  
  然而,徐崇烨目前所在的医院肠源有限。为了这仅存的希望,岳玉萍四处打听,四处求助,但收效甚微。
  
  病房里,徐崇烨虽然身体虚弱,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强。他知道妈妈为了他付出了太多太多,他不想让妈妈担心。有时候,他会用微弱的声音安慰妈妈:“妈妈,我不疼,我会好起来的。”岳玉萍听着孩子的话,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她紧紧握住孩子的手,仿佛这样就能给孩子传递力量。
  
  在此,我们呼吁社会各界能够伸出援手,如果您掌握小肠移植的相关信息,或者有能力提供帮助,请拨打热线电话0531—88197600与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联系。让我们一起为这个不幸的孩子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让他能够重新像正常孩子一样,在阳光下快乐地奔跑、欢笑,品尝美食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