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区图书馆尼山书院开展处暑主题活动
商报济南消息 暑气止于此,处暑悄然至。近日,济南市历下区图书馆举办“尼山书院”·二十四节气之处暑主题活动。孩子们欢聚图书馆,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感受古人智慧,聆听自然奥妙,领略节气的魅力。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暑气开始消退。活动伊始,老师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了处暑节气的由来、特点、习俗,以及天气变化、农作物生长状况等,孩子们认真倾听,认识到“处暑”这一节气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及其特有的习俗。
老师巧妙地将节气与诗词相融合,不仅引导小朋友们诵读经典诗词,还在指导下,让大家将古诗的意境与现代音乐元素融合。在轻快的旋律中,孩子们感受着古诗词的韵味与节气的魅力,以独特的方式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季节更迭的韵律之美。
处暑时节,民间流传着一个古老而悠久的习俗——放河灯。手工环节,孩子们使用彩纸、彩笔、胶水等工具,一起动手制作漂亮的荷花灯。处暑节气借用了“河、荷、和”三个同音字,寓意祈福、平安与吉祥。
古韵悠悠,诗声琅琅,欢声阵阵……历下区图书馆本次活动通过节气讲解与互动体验,引导孩子们沉浸式感受处暑的文化内涵,在学中乐,在乐中学,既丰富了少年儿童的暑期生活,也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 见习记者 王浩酾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暑气开始消退。活动伊始,老师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了处暑节气的由来、特点、习俗,以及天气变化、农作物生长状况等,孩子们认真倾听,认识到“处暑”这一节气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及其特有的习俗。
老师巧妙地将节气与诗词相融合,不仅引导小朋友们诵读经典诗词,还在指导下,让大家将古诗的意境与现代音乐元素融合。在轻快的旋律中,孩子们感受着古诗词的韵味与节气的魅力,以独特的方式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季节更迭的韵律之美。
处暑时节,民间流传着一个古老而悠久的习俗——放河灯。手工环节,孩子们使用彩纸、彩笔、胶水等工具,一起动手制作漂亮的荷花灯。处暑节气借用了“河、荷、和”三个同音字,寓意祈福、平安与吉祥。
古韵悠悠,诗声琅琅,欢声阵阵……历下区图书馆本次活动通过节气讲解与互动体验,引导孩子们沉浸式感受处暑的文化内涵,在学中乐,在乐中学,既丰富了少年儿童的暑期生活,也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 见习记者 王浩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