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天桥区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赛道
规上工业企业总体年产值突破170亿元
天桥区是济南市最早开埠通商的区域之一,也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具有工业发展的深厚根基,自带崇工重商的基因。7月15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介绍济南市天桥区推进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有关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济南市天桥区聚焦三大优势产业,奋力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赛道,目前规上工业企业总体年产值已突破170亿元,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柯 实习生 张熙桐 王志浩
近3年滚动实施技改投资项目32个
近年来,天桥区发挥拥有济南市唯一地跨黄河两岸省级开发区优势,持续优化“北制造、南研发”产业发展布局。辖区有工业单位18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1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38家、瞪羚企业70家,2024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8%。今年,济南市天桥区将聚焦“新能源装备、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先进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以及“集成电路、新型建材”两大特色产业,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应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前沿技术,赋能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环节,支持天鹅棉机等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3年,济南市天桥区滚动实施技改投资项目32个,技改投资年均增幅34.5%。聚焦科亚电子等百余家潜力企业,打造“研发孵化-融资对接-升规培育”闭环服务体系。“目前全区累计建成5G 基站4000余个,今年新增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5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储备平台1个、市级基础级智能工厂4家。”济南市天桥区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崔宝宁说。
新材料产业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区八成
在焕发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今年济南市天桥区还致力于构筑产业集群高地,引领新兴产业实现新飞跃。围绕汽车智能装备产业,依托比亚迪、吉利、重汽等品牌,加快车载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等产业链条企业引进培育。加快建设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导入一批机器人本体制造和软件开发企业,全力打造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围绕建邦胶体、银丰纳米等链主企业,延伸布局新型能源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
在济南市天桥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程中,就不得不提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该园区是2006年由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4.85平方公里。今年5月,济南市天桥区召开全区共建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举全区之力统筹推进园区“四区”建设。去年,该园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4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9.7%。目前,该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占天桥区71.9%,工业产值占比84.5%。
高新技术企业力争新培育50家以上
今年,济南市天桥区将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做强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等载体,统筹济大科技园、融通智能产业园等资源,搭建高层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5家以上,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00亿元以上。依托中科卫星等企业,拓展卫星遥感技术商业化、民用化应用。力争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推动“制造”向“智造”跃升。“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020年的156家增长至现在的582家,高新技术企业更是由2017年的37家发展到现在的461家。”济南市天桥区委常委、副区长卫军介绍,济南市天桥区目前规上工业企业总体年产值已突破170亿元,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今年济南市天桥区将充分发挥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工业发展主阵地作用,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园区。落实好各级惠企政策,组织好“千企万户大走访”,让企业融资门槛更低、成本更优。精准匹配企业所需人才,切实解决用工难题。支持企业融入区域产业发展,共享天桥发展机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柯 实习生 张熙桐 王志浩
近3年滚动实施技改投资项目32个
近年来,天桥区发挥拥有济南市唯一地跨黄河两岸省级开发区优势,持续优化“北制造、南研发”产业发展布局。辖区有工业单位18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1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38家、瞪羚企业70家,2024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8%。今年,济南市天桥区将聚焦“新能源装备、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先进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以及“集成电路、新型建材”两大特色产业,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应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前沿技术,赋能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环节,支持天鹅棉机等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3年,济南市天桥区滚动实施技改投资项目32个,技改投资年均增幅34.5%。聚焦科亚电子等百余家潜力企业,打造“研发孵化-融资对接-升规培育”闭环服务体系。“目前全区累计建成5G 基站4000余个,今年新增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5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储备平台1个、市级基础级智能工厂4家。”济南市天桥区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崔宝宁说。
新材料产业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区八成
在焕发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今年济南市天桥区还致力于构筑产业集群高地,引领新兴产业实现新飞跃。围绕汽车智能装备产业,依托比亚迪、吉利、重汽等品牌,加快车载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等产业链条企业引进培育。加快建设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导入一批机器人本体制造和软件开发企业,全力打造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围绕建邦胶体、银丰纳米等链主企业,延伸布局新型能源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
在济南市天桥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程中,就不得不提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该园区是2006年由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4.85平方公里。今年5月,济南市天桥区召开全区共建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举全区之力统筹推进园区“四区”建设。去年,该园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4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9.7%。目前,该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占天桥区71.9%,工业产值占比84.5%。
高新技术企业力争新培育50家以上
今年,济南市天桥区将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做强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等载体,统筹济大科技园、融通智能产业园等资源,搭建高层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5家以上,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00亿元以上。依托中科卫星等企业,拓展卫星遥感技术商业化、民用化应用。力争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推动“制造”向“智造”跃升。“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020年的156家增长至现在的582家,高新技术企业更是由2017年的37家发展到现在的461家。”济南市天桥区委常委、副区长卫军介绍,济南市天桥区目前规上工业企业总体年产值已突破170亿元,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今年济南市天桥区将充分发挥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工业发展主阵地作用,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园区。落实好各级惠企政策,组织好“千企万户大走访”,让企业融资门槛更低、成本更优。精准匹配企业所需人才,切实解决用工难题。支持企业融入区域产业发展,共享天桥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