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文/雷长江
我做梦都没想到,看似粗心大意少言寡语的老四竟在毕业留言册上给我整出了那么一段让我感动的精彩留言。
“三哥:咱俩在一起的时间虽然短暂,却是一次美丽的缘,就像浩瀚银河里的两颗星,在同一个夜晚收获过灿烂……”
老四来自辽宁建昌山区,入学恰好我们同一寝室并且上下铺,他比我小几个月,按照宿舍兄弟大排行,他排老四,我是他三哥。也许是同样从农村中学考进来的缘故吧,我们多了一层微妙的关系。
那是入学后一个周末,寝室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没有外出,我俩躺在床上唠嗑,从高中各自学习情况到家里父母兄弟,从校园里的糗事一箩筐到生活中的琐事一大堆,我们各自发表看法交流体会,虽然时钟已经指向零点可我们依然没有睡意。那一晚我们彼此有了深刻的了解。
老四家庭不算富裕,穿着很朴素,生活也很节俭,不入时。我欣赏他淳朴善良,每次班级值日,宿舍清扫,他都干得最多。唯一不同的是他喜欢体育特别爱好踢足球,而我由于身体的原因不喜欢运动,我们不总在一起,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友情。记得有一次早自习我深感不适,好像得了胃肠感冒,上吐下泻,身体一阵冷一阵热,老四不嫌脏帮我收拾污物,陪我去学校医务室输液,给我到食堂打饭,一整天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让我心里特别感激。
中专里的学习很轻松,分不在高及格就行,上课,实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三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倏忽就到了毕业的边缘,最后两个月按教学计划我们去生产基地实习。老四和另外一个老乡去了校外的一家养殖场,而我则回到了家乡的一个农场。所谓实习只是走走过场,每个人心里都为毕业分配而惴惴不安。我和老四家庭相似,没钱没势也没有背景,凡事只能靠自己,一切凭天由命。
最后返校拿毕业证的时候,已是七月,当年风靡一时的小虎队的《祝你一路顺风》反复响起,菁菁校园里弥漫着离别伤感的味道。来自全省各地的同学就要云散各处了,想象着相聚的日子遥遥无期,我们都禁不住流下眼泪。分别的时刻,老四恳求我和他一起回他的家乡看看,我欣然应允。
那是我第一次来到建昌,也从此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山连山水连水,九曲十八弯,汽车一直把我们送到一个叫养马甸子的乡镇。那里是革命老区,真可谓是我眼中的世外桃源,空气新鲜,绿树满山,小溪,山泉,村庄,小院让我应接不暇。我跟老四来到他家的果园,那时正值桃子成熟,也有早熟的葵梨、苹果梨,他告诉我相中哪个摘哪个,反正都是自己家的。我站在树下,看着那硕大的桃子,还有那碧绿水灵的大葵梨,我挑选最大的那个摘下来,在身上擦了擦,咬一口,汁液丰富,爽脆可口,那是真好吃,不知要比市场上买来的好上多少倍。那几天,山里人家以最热情的方式款待我,老四母亲给我磨豆腐,蒸年糕,变着样地做山里的小吃,山里人的质朴好客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岁月匆匆一晃二十多年,偶尔翻开毕业纪念册,老四的留言仿佛就在耳畔:“……我永远记得,咱俩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三哥的心我是知道的,曾经在一起走过的日子像一幅永不退色的水彩画,珍贴在我的心壁之上,连同祝福直到永远。”
睡在我上铺的老四毕业被分配到县城畜牧局,命运不错。而我在家乡的小镇工作,也不赖。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联系着,每逢年节,互发微信或者致电问候,心情依旧如往昔那么近。他总是邀请我去他那看看,看看他新买的大房子,还有新添置的轿车,他还说等孩子上了大学,我们两家一起游玩。我期待着,也祝愿我的好兄弟一生都幸福快乐。
我做梦都没想到,看似粗心大意少言寡语的老四竟在毕业留言册上给我整出了那么一段让我感动的精彩留言。
“三哥:咱俩在一起的时间虽然短暂,却是一次美丽的缘,就像浩瀚银河里的两颗星,在同一个夜晚收获过灿烂……”
老四来自辽宁建昌山区,入学恰好我们同一寝室并且上下铺,他比我小几个月,按照宿舍兄弟大排行,他排老四,我是他三哥。也许是同样从农村中学考进来的缘故吧,我们多了一层微妙的关系。
那是入学后一个周末,寝室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没有外出,我俩躺在床上唠嗑,从高中各自学习情况到家里父母兄弟,从校园里的糗事一箩筐到生活中的琐事一大堆,我们各自发表看法交流体会,虽然时钟已经指向零点可我们依然没有睡意。那一晚我们彼此有了深刻的了解。
老四家庭不算富裕,穿着很朴素,生活也很节俭,不入时。我欣赏他淳朴善良,每次班级值日,宿舍清扫,他都干得最多。唯一不同的是他喜欢体育特别爱好踢足球,而我由于身体的原因不喜欢运动,我们不总在一起,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友情。记得有一次早自习我深感不适,好像得了胃肠感冒,上吐下泻,身体一阵冷一阵热,老四不嫌脏帮我收拾污物,陪我去学校医务室输液,给我到食堂打饭,一整天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让我心里特别感激。
中专里的学习很轻松,分不在高及格就行,上课,实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三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倏忽就到了毕业的边缘,最后两个月按教学计划我们去生产基地实习。老四和另外一个老乡去了校外的一家养殖场,而我则回到了家乡的一个农场。所谓实习只是走走过场,每个人心里都为毕业分配而惴惴不安。我和老四家庭相似,没钱没势也没有背景,凡事只能靠自己,一切凭天由命。
最后返校拿毕业证的时候,已是七月,当年风靡一时的小虎队的《祝你一路顺风》反复响起,菁菁校园里弥漫着离别伤感的味道。来自全省各地的同学就要云散各处了,想象着相聚的日子遥遥无期,我们都禁不住流下眼泪。分别的时刻,老四恳求我和他一起回他的家乡看看,我欣然应允。
那是我第一次来到建昌,也从此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山连山水连水,九曲十八弯,汽车一直把我们送到一个叫养马甸子的乡镇。那里是革命老区,真可谓是我眼中的世外桃源,空气新鲜,绿树满山,小溪,山泉,村庄,小院让我应接不暇。我跟老四来到他家的果园,那时正值桃子成熟,也有早熟的葵梨、苹果梨,他告诉我相中哪个摘哪个,反正都是自己家的。我站在树下,看着那硕大的桃子,还有那碧绿水灵的大葵梨,我挑选最大的那个摘下来,在身上擦了擦,咬一口,汁液丰富,爽脆可口,那是真好吃,不知要比市场上买来的好上多少倍。那几天,山里人家以最热情的方式款待我,老四母亲给我磨豆腐,蒸年糕,变着样地做山里的小吃,山里人的质朴好客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岁月匆匆一晃二十多年,偶尔翻开毕业纪念册,老四的留言仿佛就在耳畔:“……我永远记得,咱俩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三哥的心我是知道的,曾经在一起走过的日子像一幅永不退色的水彩画,珍贴在我的心壁之上,连同祝福直到永远。”
睡在我上铺的老四毕业被分配到县城畜牧局,命运不错。而我在家乡的小镇工作,也不赖。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联系着,每逢年节,互发微信或者致电问候,心情依旧如往昔那么近。他总是邀请我去他那看看,看看他新买的大房子,还有新添置的轿车,他还说等孩子上了大学,我们两家一起游玩。我期待着,也祝愿我的好兄弟一生都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