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高考后的暑假好漫长

        ◎文/于春林

  高考落榜了,这对于生活在农村的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恐怕很少有人体会到。
  
  因为,我们家生活很拮据,父母为了供我读书,几乎是耗尽了家财,还欠了一屁股外债。而我,却是那么不争气。
  
  有一天夜里,我听到了父亲、母亲的对话。父亲对母亲说,还是叫孩子复读一年吧,不然他不会甘心的,这孩子心气儿大,会有出息的。母亲长叹了一声,对父亲说,这孩子挺倔的,恐怕不会去补习的。父亲对母亲说,钱的事你就再去张罗吧,过几天再把咱们家年猪提前卖了,还能下来点钱。其他的问题你就交给我吧!
  
  那一夜,我流着眼泪偷听完父母亲的对话。直到父亲打着鼾声沉沉睡去,母亲来回翻身,我仍然没有睡意。黎明时分,家里的大公鸡报晓,我才困意袭来。朦胧中,父亲声音很大,叫我起床。母亲早已在厨房里做饭了。我睡眼惺忪地望着父亲,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啥药,叫我这么早起床。父亲面无表情,严厉地对我说:“跟我下地干活去!农民就得像农民的样子,呆在家里换不来粮食吃!”
  
  我极不情愿地起来。这时母亲把早饭摆到饭桌上:米饭、咸菜,还有蘸酱菜。母亲轻声说:“家里伙食没有学校好,你也要吃饱,不然下地干活儿会没有力气的。好好跟你爸干活儿,也借机锻炼一下。干活时,别犟嘴,听你爸的。”我委屈地点点头,埋头吃饭。
  
  吃完饭,父亲把锄头交到我的手里。虽然我是乡村长大的孩子,却从未干过地里的活儿,连锄头怎么使用都不会。心里盘算着,眼下正是庄稼生长期,地里已经没有什么重要的活了,父亲为什么偏偏叫我跟着他一起下地干活。此时,太阳升到了头顶,一大早就毫无情意地释放着热量。父亲把家里的草帽扔给我,他则光着脑袋走在我的前面。一路上,遇到村子里的人,父亲跟他们不紧不慢地打个招呼,我则很难为情地低头走过。似乎感觉到村里人异样的目光在打量着我,家里距离地里的路好像特别长,我走了很久似的。
  
  地里的玉米长得很高了,几乎齐到我肩部。父亲告诉我说:“地里还有一些杂草,需要除掉,不然明年地会很荒的,干完咱们就回去!”说完,他俯下身子,钻进玉米地。我学着他的样子,也钻了进去。起初,凭着一股怨气,拿着锄头很快地除草。地里的草前期父亲除得差不多了,没剩多少。我也毫不费力地往前走,虽然长长的锄头不怎么听我使唤,但好在还能坚持住。太阳越来越强烈了,疯狂地照射着大地,好在我戴着草帽,还能抵挡一下太阳光,可人猫腰在玉米地除草,一丝风也透不进来,里面像蒸笼一般,特别闷热。起初还可以,时间一长简直叫人难以忍受,不长时间,我就汗流浃背,加上这些日子没有好好吃饭,整个人简直要虚脱了。
  
  父亲似乎早就料到我会这样,走过来,对我说:“你坚持不住就回去吧,我干完再回去。咱们农民就是这样的活法,想要不遭罪,就得好好去读书!”我听出了父亲话里的言外之意,一想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不禁低下了头,没有再言语。我咬牙坚持着跟父亲除完草才回去,回到家里整个人像散了架似的一头栽倒在炕上。
  
  那个暑假好漫长啊,每一天都跟父亲下地,即使没有什么活儿也要走一趟。一个暑假下来,我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皮肤晒得黝黑,身体也壮实了不少,也敢抬起头见人了。
  
  暑假结束,家里凑够了我的补习费,父亲赶着驴车送我去县城里的高中补习,从此开始了我人生的另一段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