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平淡的人生更需要诗意

——读《鸟声高于尘世的山谷》有感
点击查看原图
        ◎风之影

  当下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生活节奏的加快,经济大潮的冲击,以及各种社会压力都让我们的生活和人生看起来充满各种变数。在这样的生活中,“诗意”似乎成为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词汇。但实际上,越是忙碌的生活,越需要内心的安定,就越需要诗意的陪伴,而每个人也都应该在平庸的生活里寻找一块灵魂的栖居地。就像英国作家毛姆的名作《月亮与六便士》里的主人公那样“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对于每个普通人而言,“六便士”虽然必不可少,但也应该有一种圣洁而崇高的诗意在心底。
  
  所以,拿到诗人勾婧的这本《鸟声高于尘世的山谷》,第一眼就能给人一种沉静之感。淡绿色的封面上,几只白色的鸟儿在自由自在地飞翔,让人有一种空旷下的心灵悠然的宁静。诗集收录了作者2016—2023年创作的一百多首作品,是从300首诗中精选出来的代表作,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作者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是作者探索生命意义和感悟人生的一种印证。
  
  这本诗集的内容广泛,包括了作者对于生命、情感、祖国、人生等各方面的思考和感悟。从语言上来说,这些诗歌从作者的心灵深处流淌而出,是对生活的一种回顾和体味,也是自我剖析并与生活达成和解的见证。很多诗歌都是通过一系列富有画面感和隐喻性的意象,细腻地勾勒出人生的沧桑与对新生的渴望。譬如这首《世事沧桑话鸟鸣》里作者开头写到:
  
  城市的路灯失眠了
  
  摇摇晃晃的酒杯斟满月色
  
  风里,有人吹着怀旧的口哨
  
  这曲调
  
  仿佛一个人,无法修补的内伤
  
  就象征意义来说,这首诗开篇“城市的路灯失眠了”,赋予路灯以人的情感,用“失眠”暗示城市夜晚的喧嚣与躁动,营造出一种不安的氛围。“摇摇晃晃的酒杯斟满月色”,将饮酒与月色结合,酒杯的摇晃恰似人心绪的起伏,月光的清冷又为这份思绪增添了孤寂感。“风里,有人吹着怀旧的口哨”,口哨声承载着过往的回忆,“仿佛一个人,无法修补的内伤”,直接点明回忆带来的伤痛难以愈合。
  
  而在另一首作品《荡漾》里,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抒发了对亲情,尤其是对母亲的深深眷恋与感恩之情:
  
  我无法不在一条溪流中
  
  想起水乳交融的爱,浇灌我
  
  丰饶的童年

  每一次蹒跚学步
    
  都有喜悦在您心头渐次升起
  
  当时光嵌入日月的纵深
  
  一切美,都在您沧桑的容颜中退却
  
  每一次依偎在您怀里
  
  都是我,尘世风雨中爱的供养
  
  这首诗情感真挚深沉,围绕着亲子之间的爱展开,从回忆童年时在溪流边被爱浇灌的丰饶时光,到时光流转后看到母亲沧桑容颜的感慨,再到意识到在时间轮回中与母亲灵魂互换、被亲情搅疼肝肠,最后强调母亲的恩泽如江水在生命中荡漾,情感层层递进,真挚而深沉,让读者能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母亲的深厚情感。在语言上,诗中运用了多个生动的意象来烘托情感。如“溪流”象征着童年的美好时光和温柔的母爱,“水乳交融的爱”形象地描绘出亲子之间亲密无间的情感状态。“时光嵌入日月的纵深”形象地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尘世风雨”则代表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而母亲的怀抱是“爱的供养”,突出了母亲在诗人生命中的重要性。
  
  可以说,作者是真正用自己的心来抒写诗歌。她的诗歌或叙事或抒情,既包含着她对自我的期许,对大自然的赞美,更包含了对于亲情、爱情甚至于对于自己职业的热爱。很多诗歌的主题都围绕爱情、自然、人生哲理、社会现实等主题展开,表达了一个热爱生活的诗人对生命、爱情、理想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乡土的眷恋。

  (《鸟声高于尘世的山谷》,勾婧/著,中国书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