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腾家”救急,真诚“宠客”

        新闻源

  “五一”假期期间,“游客住进局长家”一事热度颇高。据报道,5月2日,湖北宜昌的王女士一家驱车抵达宣恩县城,因临时订不到酒店向当地文旅局求助,后被安排住到县文旅局局长的家里。当晚,多名无处住宿游客也向文旅局求助,在文旅局动员下,该局的干部职工和当地居民纷纷腾出空房,解决了30多名游客的入住问题。

  媒体圈 
   
  北京晚报

  这个“五一”假期,多地因暖心服务引发关注。5月2日,多名游客在社交账号感谢5月1日当天甘肃陇南市武都区的免费住宿安置;重庆市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假期前两天接待一万多名游客用餐,火上热搜;湖北武汉等多地党政机关假期免费开放内部停车场和卫生间,赤壁政府机关甚至还加赠免费洗车服务;陕西榆林交警柔性执法,对违停的外地游客只作提示不罚款……吃饭停车住宿,城市重视游客的“急难愁盼”,愿意对游客“网开一面”,都是贴心宠客之举。
  
  善意和真诚是最闪耀的金字招牌,温暖的人心比美丽的风景更动人。

  南方都市报

  个案化应急,还是高效调动公共资源化解问题,都是处置文旅接待能力不足问题时的一种路径选择。文旅局局长带头、由系统内扩散求助信息,与地方主政官员力挺、调动多方资源协同,凸显出的,是“文旅接待不是文旅局一家的事”这个道理。毕竟,文旅局局长家的“接待能力”更是有限的。
  
  更进一步说,文旅接待也不是假期一时的事,总靠临时性要求当地人让渡权利来解文旅接待的燃眉之急,或许一时吸引眼球,但年年如此终归无法让人次次感动。由文旅局牵头,协同地方各职能部门认真研判和提升当地接待能力,提前做好游客接待的各种硬件、软件准备,提升应急效率与公共服务水平,是比各地文旅挖空心思尬舞引流更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