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今日楼头柳又青

        ◎文/雷长江

  听程派名剧《春闺梦》,听到“今日楼头柳又青”,彼时正值清明时节,透过玻璃窗,窗外柳色如烟,心底顿生春光向暖。
  
  我生长的辽西多柳,路旁、村庄、楼头、屋后、山坡、堤岸、广场、公园,凡是有树的地方不难发现柳树的婀娜身影。垂柳柳枝细长,柔软下垂,婆娑轻扬;旱柳柳枝节短,柳色青青,苍然遒劲;曲柳枝干曲曲弯弯,风姿妖娆;馒头柳的树冠像一个喧腾的大馒头,充满几何魔幻。
  
  立春一过,伴随着悠悠南风,沉寂了一冬的柳树第一个被春风唤醒,柳枝渐渐酥软,折起来有韧性,树皮返青,蓄积着满满的春天的力量。历经雨水和惊蛰,到了春分节气,柳枝变黄,柳眉初绽,嫩嫩的,浅浅的,黄黄的,像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一抹淡淡的鹅黄。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杨柳枝》中写到:依依袅袅复青春,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诗人将初春新柳的婀娜多情,弱不胜莺的风姿描写得细致入微。
  
  紧接着柳芽绽放,柳花吐蕊,万千枝条,清新飘逸,丝丝萦绕,如梦如烟。春风拂过,留下一缕淡淡的清香。柳树绿了,远望如绿色的云,像淡淡的水粉。此时唐代诗人韦庄用一句“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形象地勾勒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柳趣。
  
  然而最具有影响力还要属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是古代诗人咏物诗的经典之作。“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托物言志,进而讴歌了春天的无限生机,表达了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单位门前是一条笔直的乡道,两侧是撤乡变镇时栽下的柳树,如今柳树胸径达到了需两个人合抱那么粗。庞大的树冠已经相互交叉,墨绿如黛,遮天蔽日,形成拱形的柳树荫。
  
  中午时分,我和我的同事经常沿着乡道踏青散步。自从春来,柳树每天都有一番新的景象,春风送暖,万物萌动,柳枝柳叶千变万化,那不同层次的绿色点燃春的激情。我禁不住诱惑,拿起手机随手就拍了几组柳树的照片,让柳色氤氲,滋润心田,把春天迎进心海,永葆青春。
  
  我生活的地方古称清河边门,是盛京二十一个边门之一,清代柳条边穿乌龙坝境内而过,像一条横亘的巨龙将我镇分为边里和边外。沿着单位门前清稍线公路,越过汤头河依稀可见清代柳条边旧址,一条长约三四千米的大土壕,壕上杨柳相间,防风固沙,筑起天然的绿色屏障。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说的是壮士新婚不满数月,被强征入伍,妻子终日在家伫盼,不觉积思成梦的故事。
  
  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青!可怜侬在深闺等,海棠开日到如今。
  
  是啊,今日楼头柳又青,是谁忽略了这样柳暗花明的情境,终日沉醉在去时陌上花如锦的锦色年华里不能自已。生命中也许那样的来时路今夕已不能重复,可花如锦已过却得柳又青,原来红尘中还有这样的轮回,在人生的低徊婉转中重现一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