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宫
——济南古城的岁月与风华

《济南古城·概览篇》编著:耿仝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德王宫是明代济南城中最大、最重要的建筑群。明代济南的城市空间,有三分之一被大明湖占去了。剩下的空间中,三分之一是官署、寺庙等公共建筑,三分之一是民居,剩余的三分之一则是德王居住的宫城及各郡王府。
明代亲王府邸建筑规制是统一的:王宫的周长是三里三百零九步五分,东西一百五十丈二寸五分,南北一百九十七丈二寸五分。城高二丈九尺,下宽六丈,上宽二丈。女墙高五尺五寸,城河阔十五丈、深三丈。王宫内建筑分为有正宫、东宫、西宫,四周围绕高大的城垣和四个城门。城楼上覆以青色琉璃瓦,大门饰以丹漆金涂铜钉。王城的四门,南曰端礼,北曰广智,东曰体仁,西曰遵义。王城之外,还有一道城垣,即萧墙,高二丈许,上覆琉璃瓦,复开四门,向南是午门,东曰东华门,西曰西华门,北曰后宰门。
德王宫在济南府城正中稍偏西南,是在原济南公府邸旧址上建成的。宫城规模宏大,东界距离东城墙680米、西界距离西城墙580米、南界距离南城墙280米、北界距离北城墙1000米。德王宫东西宽460米,南北长570米,东至县西巷、西至芙蓉街、南至院东大街和院西大街(今泉城路)、北至百花洲街(今后宰门街),面积约28公顷,符合明代亲王城的面积规制。
德王宫前立有高大的牌坊,坊额题字“钦承上命”“世守齐邦”。东西各有两座牌坊,分别名为“遵训守义”“谦恭孝义”。正门外有一座砖砌的影壁,影壁后有半圆形围墙,东、西各开角门,以供人出入。进入宫城,有基高六尺九寸三组大殿,依次是承运殿、圜殿和存心殿。前殿承运殿最高大,阔达十一间,是整个王宫建筑的主体,承运殿两庑为是左右二殿。
紧接着是圜殿和存心殿,各阔九间。所有宫殿都是窠拱攒顶,中画蟠螭,饰以金边,画八吉祥花。殿中的座位用红漆金蟠螭,挂帐用红绡金蟠螭,座后壁则用画蟠螭彩云。正门、前后殿、四门城楼饰以青绿点金,殿门庑及城门楼皆覆以青色琉璃瓦。
亲王宫饰朱红、大青、绿,其他居室饰丹碧。自存心殿至承运门,为屋一百三十八间,承运殿后前、中、后三宫各九间,宫门两厢等室九十九间,宫殿室屋共八百间有奇。
明代亲王府邸建筑规制是统一的:王宫的周长是三里三百零九步五分,东西一百五十丈二寸五分,南北一百九十七丈二寸五分。城高二丈九尺,下宽六丈,上宽二丈。女墙高五尺五寸,城河阔十五丈、深三丈。王宫内建筑分为有正宫、东宫、西宫,四周围绕高大的城垣和四个城门。城楼上覆以青色琉璃瓦,大门饰以丹漆金涂铜钉。王城的四门,南曰端礼,北曰广智,东曰体仁,西曰遵义。王城之外,还有一道城垣,即萧墙,高二丈许,上覆琉璃瓦,复开四门,向南是午门,东曰东华门,西曰西华门,北曰后宰门。
德王宫在济南府城正中稍偏西南,是在原济南公府邸旧址上建成的。宫城规模宏大,东界距离东城墙680米、西界距离西城墙580米、南界距离南城墙280米、北界距离北城墙1000米。德王宫东西宽460米,南北长570米,东至县西巷、西至芙蓉街、南至院东大街和院西大街(今泉城路)、北至百花洲街(今后宰门街),面积约28公顷,符合明代亲王城的面积规制。
德王宫前立有高大的牌坊,坊额题字“钦承上命”“世守齐邦”。东西各有两座牌坊,分别名为“遵训守义”“谦恭孝义”。正门外有一座砖砌的影壁,影壁后有半圆形围墙,东、西各开角门,以供人出入。进入宫城,有基高六尺九寸三组大殿,依次是承运殿、圜殿和存心殿。前殿承运殿最高大,阔达十一间,是整个王宫建筑的主体,承运殿两庑为是左右二殿。
紧接着是圜殿和存心殿,各阔九间。所有宫殿都是窠拱攒顶,中画蟠螭,饰以金边,画八吉祥花。殿中的座位用红漆金蟠螭,挂帐用红绡金蟠螭,座后壁则用画蟠螭彩云。正门、前后殿、四门城楼饰以青绿点金,殿门庑及城门楼皆覆以青色琉璃瓦。
亲王宫饰朱红、大青、绿,其他居室饰丹碧。自存心殿至承运门,为屋一百三十八间,承运殿后前、中、后三宫各九间,宫门两厢等室九十九间,宫殿室屋共八百间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