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南高中将扩容提质增位

探索区县属公办高中试点面向市区招生
        3月18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项目提升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1场,围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具有济南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济南将持续加大普通高中建设,加快推进一批新建普通高中项目的落地,并以现有普通高中校舍资源为基础,推动一批现有学校挖潜扩容。
  
  ◎本组撰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张柯

  推进普通高中扩容提质增位

  发布会上,济南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济南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纮表示,今年,济南将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以教育强市建设为统领,进一步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扩优提质,让基础教育从“好状态”升级为“好生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加快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深化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进一步扩增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深化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和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扩大普通高中资源供给;深化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坚决杜绝违规招生、乱收费等现象,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深化干部队伍管理,优化基于学龄人口变化的基础教育师资调配机制,以校长职级制改革激活学校办学自主权。
  
  其中,在扩大普通高中资源供给方面,济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方奎明介绍,今年,济南落实《济南市2019—2030年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将加快推进一批新建普通高中项目的落地,高标准建设盛福高中,推进莱芜区雅鹿山中学、章丘四中绣源河校区南校等项目,启用山东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
  
  此外,济南将以现有普通高中校舍资源为基础,通过新建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等,推动一批现有学校挖潜扩容。

  “今年,我市将实施德润高中、长清区岳渎高中、高新区实验中学、莱芜第四中学、济北中学等高中改扩建项目,增加学位供给。目前还在探索结合国家关于县中发展振兴的要求,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属公办高中试点面向市区招生。”方奎明说。

  新“高校20条”注入人才“活水”

  作为省会城市,济南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方奎明表示,今年,济南将持续用教育高质量“软实力”增强城市发展“硬支撑”。
  
  紧贴产业需求,以“产教融合”“市校融合”两轮驱动,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建好用好省会经济圈产教联合体,加快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实施职教联盟“出海”计划,打造一批对外合作品牌项目。
  
  创新实施高校集聚区建设提升行动,出台新“高校20条”,鼓励大学生学在济南、留在济南,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2025年重点遴选支持驻济高校70个左右的市校融合发展战略项目,不断为强省会建设注入人才‘活水’。”济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艳说。
  
  此外,李艳介绍,济南还将“清单化”破解一批瓶颈问题,创新实施高校集聚区建设提升行动,高标准筹备2025年度驻济省属高校座谈会,牵头抓好当前制约高校发展的校区扩建、人才引进、学生实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持续凝聚校地“一家人”的共识和合力,为高校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项目化”实施一批宣介活动,包括常态化开展人才政策“双30条”、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40条”等政策推介,发动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济南市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集中组织“济南奖学金菁英奖”获奖学生巡回宣讲,高标准办好第二届济南“泉·未来”学生节等,努力营造爱才、敬才、重才的浓厚氛围,让更多优秀学子爱上济南、留在济南、奉献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