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循序渐进击退“开学综合征”

        新闻源

  随着中小学生开学,孩子们告别假期,回归校园生活。然后有些孩子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适应性反应,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开学综合征”。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平稳适应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呢?

  媒体圈 
   
  人民网

  如果孩子在开学前出现短期的焦虑或情绪不稳定,是适应新环境的正常反应,家长无须过度担忧,保持平和的态度即可,避免因担心着急而给孩子施加额外的压力。若家长刚开学就对孩子抱有过高或不切实际的期望,可能会加重孩子的焦虑,使其对新学期产生抵触心理。深圳市儿童医院心理治疗师陈俏如建议,家长要创造开放的沟通氛围,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困扰,协助孩子积极调整心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新华社

  北京积水潭医院心理行为医学科主任李小钧说,开学初,孩子可能会出现赖床不起、莫名发脾气,甚至出现头痛、腹痛等躯体症状,这些表现背后往往隐藏着开学焦虑的“信号”。从神经科学角度看,假期松弛状态与开学紧张模式的切换,会引发负责计划控制的前额叶皮质与掌管情绪的边缘系统展开“拉锯战”。
  
  常见症状包括睡眠紊乱、入睡困难或嗜睡、食欲减退、头痛腹痛,情绪上烦躁易怒、情绪低落、过度担忧,行为上出现拖延作业、沉迷电子产品、拒绝讨论开学话题等。专家表示,若相关症状持续2周以上,或伴随自伤念头、惊恐发作等,需及时就医排查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