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肉香

——一个更真实的武侠世界
《细读金庸:一部严肃的古代社会史》作者:吴钩
点击查看原图
        至于武侠小说中的好汉为什么喜欢叫店小二“切一斤牛肉/羊肉来”,而不是喊“切一斤猪肉来”,大概是因为武侠小说的作者觉得:吃猪肉太平淡无奇了,吃羊肉或者牛肉才更能显示出江湖好汉的气质与气概。其实,江湖好汉也是吃猪肉的,《水浒传》中,开酒店的顾大嫂为接待邹渊、邹润,吩咐伙计“宰了一口猪,铺下数般果品按酒,排下桌子”。行走江湖的好汉盘缠不多,打尖时点一份猪头肉,那可比大块吃羊肉、牛肉更划算。
  
  ……
  
  金庸《天龙八部》中,丐帮帮主乔峰嗜酒,也经常吃狗肉,他对帮中陈长老说:“我和你性情不投,平时难得有好言好语。我也不喜马副帮主的为人,见他到来,往往避开,宁可去和一袋二袋的低辈弟子喝烈酒、吃狗肉。我这脾气,大家都知道的。”乔峰为什么要吃狗肉?也许是因为狗肉很美味,很诱人。
  
  金庸在另一部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 中对狗肉之美味诱人有过生动描述:“范遥心念一动,走到厢房之前,伸手推开房门,肉香扑鼻冲到。只见李四摧蹲在地下,对着一个红泥火炉不住扇火,火炉上放着一只大瓦罐,炭火烧得正旺,肉香阵阵从瓦罐中喷出。孙三毁则在摆设碗筷,显然哥儿俩要大快朵颐。”这瓦罐烹煮的正是狗肉。
  
  范遥“走到火炉边,揭开罐盖,瞧了一瞧,深深吸一口气,似乎说:‘好香,好香!’突然间伸手入罐,也不理汤水煮得正滚,捞起一块狗肉,张口便咬,大嚼起来,片刻间将一块狗肉吃得干干净净,舐唇嗒舌,似觉美味无穷”。
  
  尽管狗肉美味,但在今天,狗肉该不该吃,却是一个时有争议的话题。乔峰是宋朝人,吃狗肉是不是也会面临舆论压力呢?我们先来看宋代之前的情况。不妨这么说,中国人自古就有吃狗肉的习惯,至迟在先秦时期,狗肉就进入了祖先的食谱。

  《礼记》记载:“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狗肉在先民食谱上的地位如同猪肉,是士以上的贵族才有资格享受的美味。古人还明确将狗分为三类:守犬、田犬、食犬。

  《礼记》又载:“守犬、田犬则授摈者,既受,乃问犬名。”这是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