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藏书楼

——老宅院里的烟火人生
《璩家花园》作者:叶兆言
点击查看原图
        事实上,铜尺夹在一本书里,就在他看过的那一页上,费教授终于想起来,当时是为了便于再次翻阅,他特地把铜尺夹在那一页上,万万没想到,转眼把这事忘了,忘得干干净净。今天显然又发生了同样的事情,费教授大约又把自己的东西放在什么地方,又找不到了,然后呢,就怀疑到了李择佳头上。
  
  李择佳说:“是不是又少了什么东西?”
  
  费教授摇了摇头,还是不说话。
  
  李择佳又说:“写字桌的抽屉是上了锁的,怎么会有人动过呢?”
  
  这话的潜台词就是,既然费教授你都上了锁,谁又能动得了那张写字桌的抽屉呢。
  
  那年头,好像也没什么贼,各家各户的房门,通常都是不上锁。历经过一次次战乱,璩家花园这一片地区,早就成了一个又一个大小杂院。每一道大门进去,都会有好多户人家,邻里之间大多不会见外,都是熟人。费教授住在二楼,这地方位置优越,居高临下,原来是璩家花园的藏书楼。
  
  根据传说,此处离钱谦益的“绛云楼”旧址不远。当年的绛云楼名冠东南,图书收藏丰富,与清廷内务府藏书可以一比,是南京历史上最有名的藏书楼之一,可惜后来毁于一场大火。天井的高祖建造璩家花园,仰慕前贤,追求风雅,也在此处盖了个藏书楼。
  
  璩家花园的藏书楼,与绛云楼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它取名为“鹍游阁”,语出《千字文》中的“游鹍独运,凌摩绛霄”。
  
  在鹍游阁前,本来还有个不大不小的花园,有个用太湖石堆砌起来的假山,还有个小山洞。费教授刚搬来时,那个太湖石假山还在,还有小孩子爬来爬去,钻进钻出。后来修仙鹤桥,急需石料,就把这些太湖石移了过去,砸碎了,当作建筑材料。
  
  原来的假山处,另起了一排民房,就竖在费教授窗前,黑乎乎的房顶,有碍观瞻,很难看的。
  
  严格说费教授住处所在的位置,只能是当年藏书楼的一角。东边的二楼,大部分早已坍塌,房管所的人前来维修危楼,干脆把坍塌部分锯开拆除,于是费教授所住的这个地方,就显得非常奇怪,特别单薄,窄窄的,孤零零的,竖立在一片杂乱的矮房子当中,好像是个很突兀的炮楼。
  
  通往二楼的楼梯,也是改造过的,很窄很陡,笔直,有了楼梯的支撑,看上去摇摇欲坠的二楼,从此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