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南市中区舜玉路街道搭建“3×3矩阵”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济南市市中区舜玉路街道舜玉社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点击查看原图
        2024年以来,济南市市中区舜玉路街道不断深化“理引舜玉”品牌建设,围绕壮大宣讲队伍、优化宣讲内容、拓展宣讲阵地,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共开展理论宣讲近百场,惠及群众1万余人次,辖区学理论、讲理论、用理论的氛围日益浓厚,为赋能“活力品质舜玉”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聿荣
  
  保持“三度”,推动宣讲入脑又入心

  提升高度,党员“带头讲”。举办专题学习班和宣讲骨干培训班,帮助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和宣讲能力。
  
  不降热度,专家“轮流讲”。整合用好党校、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等专业资源,打造一支以专家学者、教授讲师等为主要成员的理论宣讲师资库,全面系统地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司法、商务、统战等共建单位优选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定点联系基层党组织,定期送理论、送党课、送法律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带来了干货满满的“精神食粮”。
  
  彰显温度,典型“示范讲”。注重“身边人”讲“身边事”,组织退伍老兵、先进典型等用通俗易懂、鲜活生动的语言讲述革命故事、家风故事、志愿服务故事,达到见贤思齐、凝心铸魂的效果。

  上好“三课”,推动宣讲有趣又有料

  街道求活求变、求实求新,积极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新载体、新模式、新方法,依托三大课堂,让理论学习持续火热。
  
  打造“固定课堂”,强化理论武装。借助“三会一课”、全民阅读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把握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引导广大党员学思用贯通,进而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活跃“文艺课堂”,坚定文化自信。端午、七夕、中秋等节点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宣讲活动,通过讲来历、话民俗等灵活多样的宣讲方式,让居民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积极融合廉政教育、防非反诈等内容编排宣讲节目,将理论融入小戏小剧、舞蹈歌曲、诗歌漫画中传播,推动理论宣讲走进群众、扎根群众。
  
  拓宽“实践课堂”,引领美好生活。选取防震减灾、安全应急、垃圾分类、家风家教、移风易俗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宣讲内容,把枯燥的“说教”变成有趣的“唠嗑”,使理论宣讲多一些“烟火气息”和“泥土芬芳”,让老百姓听众坐得住、听得进,同时引导党员进一步激发党员群众参与环境整治、楼院自治、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涵养“三气”,推动宣讲提质又提量

  群众在哪里,理论宣讲的阵地就覆盖到哪里。街道因地制宜,构建了多维一体的立体化宣讲格局。
  
  红色阵地扬正气。对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舜玉廉洁文化主题公园等阵地进行功能更新、灵活利用,打造“1+9+N”理论宣讲阵地,并开发红色研学路线,先后组织党员群众赴济南市博物馆、济南战役纪念馆、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济南监狱等参观学习,有关党史、沂蒙精神、党风廉政等宣讲开展18场。
  
  传统阵地接地气。将理论宣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机结合,把大讲堂设在文艺演出的舞台上,设在公益集市的摊位旁,同时在暖心驿站、户外劳动者驿站开辟“理论学习角”,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新业态劳动者“耳边”,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网络阵地聚人气。发挥新媒体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等方面的优势,巧妙运用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非遗“云课堂”宣讲10余场次,并引导居民群众用好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APP,让聆听宣讲也可变为“随时随地”。
  
  下一步,舜玉路街道将以“理引舜玉”宣讲品牌为引领,加强各级各类资源统筹,持续创新理论宣讲模式,立足辖区特色和资源,把好“大方向”,选好“小切口”,从党员学习、文化传承、基层治理、文明实践等入手,定制宣讲“菜单”,满足党员群众更多“口味”,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