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长清区人民法院

进一步探索“执破融合”新模式

        商报济南消息 近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下发《关于确定“执破融合”工作培育点法院的通知》,长清区人民法院被确定为全省法院“执破融合”工作培育点法院,为全市唯一基层法院。
  
  12月12日,长清区人民法院召开“执破融合”服务全区“项目深化年”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执破融合”工作开展情况。
  
  据了解,近年来,长清区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上级法院关于推进“执破融合”工作的要求,创新推进“执破融合”工作。2023年5月,在济南中院授权和指导下,长清区人民法院积极开展“执转破”试点工作,2024年,在全面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执转破”提档升级为“执破融合”,充分发挥“执破融合”机制对清理“僵尸企业”、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不断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渠道,为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凝聚内部工作合力,2023年5月,即成立“执转破联合工作室”,选派执行和破产团队骨干力量进入工作室,设立五个工作组,指定专人负责,从启动筛查、甄别、向当事人释明、草拟移送材料到破产案件的立案、审查、审理工作全流程,均由“执转破联合工作室”办理。
  
  出台《关于“执转破”案件办理的指引(试行)》,明确三类适用标准、七项条件、四种提前识别标志、十条优先移送规定。推动破产团队“靠前一步”,在筛查阶段即介入指导,提升案件甄别精准度。促推执行团队“多走一里”,执行法官参加破产合议庭,借助执行查控系统精准查找企业财产,共享财产调查结果,节约司法资源。统一编制“执转破”案件法律文书样式模板12套,移送更加规范、高效。探索“执破融合”繁简分流审理模式,实现案件快进快出,适用简易程序审结5件,最短用时45天。
  
  依托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平台,设计开发破产案件办理及智慧审判管理平台,构建“一个公开渠道、五个支撑平台、一个小程序服务”的“1+5+1”模式。平台集成批量企业尽调、在线管理案件、线上审核债权、召开网络债权人会议、分配债权、司法拍卖等功能,节省各方人力物力成本。通过预设节点、超期提醒、延期申请和管理人评价功能,有效督促管理人忠实勤勉履职。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高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