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专业“上新”,旧专业“下架”
解码高校本科专业调整布局
今年,多所高校相继公示了一批本年度拟撤销的本科专业,其中,小语种、建筑、公共管理等曾经热门的学科专业均受到波及。随着一部分本科专业暂时退出历史舞台,与此同时,更多的学校纷纷新增开设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前沿科技发展的学科交叉融合专业。高校本科专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大洗牌”,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格局也正在加速调整。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高校本科专业“大洗牌”
今年以来,国内高校专业停招的消息频繁登上热搜。8月份以来,山东先后有4所高校发布2024年本科专业调整公示。其中,山东师范大学拟撤销公共事业管理、葡萄牙语、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等13个本科专业;山东大学拟撤销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7个专业。
在山东师范大学拟撤销的专业中,除了相对小众、就业压力较大的专业外,也有时下相对热门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对此,学校在接受公开采访时回应,此次拟撤销的专业中大部分是根据学校整体学科专业调整规划、于2018—2019年就已经停止招生的专业,目前已没有了在校学生。根据教育部此前要求,停止招生5年以上的专业要及时撤销。而山东大学拟撤销的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两个专业,此前已经在学校的部署下升级改造为土木类中的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工程软件及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等战略新兴工科专业。
此外,四川大学拟撤销音乐学、表演、动画、保险学、广播电视学等31个本科专业布点; 兰州大学拟撤销药物制剂、中药学、教育学3个本科专业布点; 重庆交通大学拟撤销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个本科专业布点;西南交通大学拟撤销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森林保护、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中药学等7个本科专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拟撤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3个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拟撤销音乐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9个本科专业……
今年3月底,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其中一大明显变化在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要每年更新。通知强调,连续5年停止招生且无在校学生的专业,原则上应予撤销。
9月份,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表示,12年来,新增本科专业布点数2.1万个,撤销或停招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数1.2万个。教育部开展了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今年共增设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1670个。
专业“上新”步伐快
随着高校本科专业进入密集调整阶段,一批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的新专业兴起,深度交叉融合专业开始转型升级。在今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中,24种新专业被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聚焦科学前沿和关键领域设置电子信息材料、智能视觉工程等专业,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设置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等专业。
进入秋季学期,东南大学全国首创“未来机器人”专业、南京林业大学新增生态修复学专业、江南大学今年新增电子封装技术专业、云南农业大学新增咖啡科学与工程专业……一大批全国首设新增专业纷纷迎来首批学生。工程软件专业也是今年确立的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山东大学是全国首个设置工程软件专业的高校,首批共招收63名学生。该专业具有明显“跨学科”特征,由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和齐鲁交通学院、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建而成,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训练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与国内多家知名工程软件公司、工程技术公司、互联网企业共建校企合作与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在本科专业布局趋势中,人才、项目、产业、就业等因素都是关键词。教育部前不久印发的《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与就业相关的“红黄牌提示制度”,即加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优化,主动布局新兴学科专业,扩大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布点,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及时调整或更新升级已经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加强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高校办学资源配置、教学质量评估、招生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高校本科专业“大洗牌”
今年以来,国内高校专业停招的消息频繁登上热搜。8月份以来,山东先后有4所高校发布2024年本科专业调整公示。其中,山东师范大学拟撤销公共事业管理、葡萄牙语、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等13个本科专业;山东大学拟撤销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7个专业。
在山东师范大学拟撤销的专业中,除了相对小众、就业压力较大的专业外,也有时下相对热门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对此,学校在接受公开采访时回应,此次拟撤销的专业中大部分是根据学校整体学科专业调整规划、于2018—2019年就已经停止招生的专业,目前已没有了在校学生。根据教育部此前要求,停止招生5年以上的专业要及时撤销。而山东大学拟撤销的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两个专业,此前已经在学校的部署下升级改造为土木类中的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工程软件及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等战略新兴工科专业。
此外,四川大学拟撤销音乐学、表演、动画、保险学、广播电视学等31个本科专业布点; 兰州大学拟撤销药物制剂、中药学、教育学3个本科专业布点; 重庆交通大学拟撤销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个本科专业布点;西南交通大学拟撤销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森林保护、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中药学等7个本科专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拟撤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3个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拟撤销音乐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9个本科专业……
今年3月底,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其中一大明显变化在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要每年更新。通知强调,连续5年停止招生且无在校学生的专业,原则上应予撤销。
9月份,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表示,12年来,新增本科专业布点数2.1万个,撤销或停招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数1.2万个。教育部开展了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今年共增设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1670个。
专业“上新”步伐快
随着高校本科专业进入密集调整阶段,一批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的新专业兴起,深度交叉融合专业开始转型升级。在今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中,24种新专业被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聚焦科学前沿和关键领域设置电子信息材料、智能视觉工程等专业,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设置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等专业。
进入秋季学期,东南大学全国首创“未来机器人”专业、南京林业大学新增生态修复学专业、江南大学今年新增电子封装技术专业、云南农业大学新增咖啡科学与工程专业……一大批全国首设新增专业纷纷迎来首批学生。工程软件专业也是今年确立的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山东大学是全国首个设置工程软件专业的高校,首批共招收63名学生。该专业具有明显“跨学科”特征,由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和齐鲁交通学院、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建而成,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训练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与国内多家知名工程软件公司、工程技术公司、互联网企业共建校企合作与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在本科专业布局趋势中,人才、项目、产业、就业等因素都是关键词。教育部前不久印发的《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与就业相关的“红黄牌提示制度”,即加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优化,主动布局新兴学科专业,扩大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布点,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及时调整或更新升级已经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加强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高校办学资源配置、教学质量评估、招生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