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社交媒体禁令
近日,澳大利亚联邦参议院投票通过了对该国16岁以下人群实施社交媒体禁令的法案。接下来,科技公司必须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未成年用户访问社交媒体服务,否则可能将面临近5000万澳元(约合3200万美元)的巨额罚款。
光明网
当有国家祭出“16岁以下禁用社交媒体”的措施,或许也像一个提醒,告诉人们需要直面挑战了。这个挑战不只是来自技术,更来自人性本身。比如在前互联网时代,一个暴戾的言论未见得可以进入舆论视野,但现在则容易得多,暴戾言论往往还会打开魔盒,引来无数追随者。更具平等精神的互联网,其实也让非主流的认知和价值“平等”了,它们可以被更轻易地发声和传播。
互联网带来了一个新的生存状态,然而这种状态之下,传统社会习俗约定的道德与规范又再次被模糊了界限,造成了一种整体性的信任危机。“隔离”是不是一个好办法还得观察,至少人们对此不能无动于衷了。
羊城晚报
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是,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受社交媒体的影响如何?我国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模式是否能做到有效保护未成年人上网?这些问题都有理性讨论的必要性,并可以启动相关立法方面的研究。
是否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与我国教育部当初出台规定禁止中小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一样,都是权衡利弊的结果。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也是我国借鉴了其他国家的做法。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虽有国别差异,但也具有很强的共通性。因此,对其他国家采取的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措施,我国也可考虑积极借鉴。
光明网
当有国家祭出“16岁以下禁用社交媒体”的措施,或许也像一个提醒,告诉人们需要直面挑战了。这个挑战不只是来自技术,更来自人性本身。比如在前互联网时代,一个暴戾的言论未见得可以进入舆论视野,但现在则容易得多,暴戾言论往往还会打开魔盒,引来无数追随者。更具平等精神的互联网,其实也让非主流的认知和价值“平等”了,它们可以被更轻易地发声和传播。
互联网带来了一个新的生存状态,然而这种状态之下,传统社会习俗约定的道德与规范又再次被模糊了界限,造成了一种整体性的信任危机。“隔离”是不是一个好办法还得观察,至少人们对此不能无动于衷了。
羊城晚报
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是,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受社交媒体的影响如何?我国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模式是否能做到有效保护未成年人上网?这些问题都有理性讨论的必要性,并可以启动相关立法方面的研究。
是否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与我国教育部当初出台规定禁止中小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一样,都是权衡利弊的结果。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也是我国借鉴了其他国家的做法。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虽有国别差异,但也具有很强的共通性。因此,对其他国家采取的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措施,我国也可考虑积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