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胞病毒“预防针”落地济南
1岁内适用,保护婴儿度过感染危险期
商报济南消息 在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季,儿科、呼吸科、新生儿科等常常会挤满了流感、合胞病毒以及腺病毒感染的患儿。11月19日,山东首批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妇幼保健院(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杆石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打”,这意味着山东的宝宝们正式迎来了呼吸道合胞病毒“预防针”。
据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冬季导致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病原体,其感染季节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从每年的11月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4月,平均一个人可以传染给4—5个人,几乎所有婴幼儿都感染过呼吸道合胞病毒,大于84%的婴儿在1岁前感染。且尚无可以治疗病毒感染的特效药。
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以引起喘憋性肺炎,病情变化快。感染病初表现为发热、鼻塞等上呼吸道症状, 可很快进展为呼吸急促、喘息、呻吟等下呼吸道症状,发展成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从长期影响来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会增加哮喘和长期的肺功能受损的概率。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均没有预防合胞病毒的药物,直到2023年12月,长效单克隆抗体(尼塞韦单抗注射液)在我国获批。这是国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婴儿预防合胞病毒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创新手段,也填补了中国合胞病毒预防领域的空白。此次引入该抗体,使济南婴幼儿在RSV流行季获得特异性被动免疫预防保护成为了可能。
医生建议,即将进入或出生在第一个合胞病毒感染季的宝宝注射尼塞韦单抗。特别是早产儿、有基础疾病的婴儿。大于一岁以上的宝宝是不建议使用的。对严重过敏体质、疾病发作期和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婴幼儿也不建议注射。对于感染季前(5月—10月)出生的婴儿,推荐10—11月间完成注射;早产或其他原因而住院时间延长的婴儿,建议出院时或出院后尽快注射;对于感染季内(11月—次年4月)出生的婴儿,推荐出生后即可完成注射。
注射尼塞韦单抗安全性高,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发生频率仅有0.7%。尼塞韦单克隆抗体注射为自费项目,只需要注射一针,即可守护宝宝度过整个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危险期。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据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冬季导致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病原体,其感染季节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从每年的11月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4月,平均一个人可以传染给4—5个人,几乎所有婴幼儿都感染过呼吸道合胞病毒,大于84%的婴儿在1岁前感染。且尚无可以治疗病毒感染的特效药。
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以引起喘憋性肺炎,病情变化快。感染病初表现为发热、鼻塞等上呼吸道症状, 可很快进展为呼吸急促、喘息、呻吟等下呼吸道症状,发展成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从长期影响来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会增加哮喘和长期的肺功能受损的概率。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均没有预防合胞病毒的药物,直到2023年12月,长效单克隆抗体(尼塞韦单抗注射液)在我国获批。这是国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婴儿预防合胞病毒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创新手段,也填补了中国合胞病毒预防领域的空白。此次引入该抗体,使济南婴幼儿在RSV流行季获得特异性被动免疫预防保护成为了可能。
医生建议,即将进入或出生在第一个合胞病毒感染季的宝宝注射尼塞韦单抗。特别是早产儿、有基础疾病的婴儿。大于一岁以上的宝宝是不建议使用的。对严重过敏体质、疾病发作期和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婴幼儿也不建议注射。对于感染季前(5月—10月)出生的婴儿,推荐10—11月间完成注射;早产或其他原因而住院时间延长的婴儿,建议出院时或出院后尽快注射;对于感染季内(11月—次年4月)出生的婴儿,推荐出生后即可完成注射。
注射尼塞韦单抗安全性高,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发生频率仅有0.7%。尼塞韦单克隆抗体注射为自费项目,只需要注射一针,即可守护宝宝度过整个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危险期。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