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大篆书风成一统

        ◎张成

  近日,《刘孟嘉大篆隶书千字文》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继《书法哲学》和《书法美论与技巧》两书之后,刘孟嘉教授在国内出版的第三部书法类著作。
  
  大篆是指秦始皇“书同文”前遗存在青铜、简牍、石刻、陶片、帛书上的先秦文字。这些文字由于书写者不同,其字形写法和艺术风格极不统一,给后人学习大篆带来极大困惑。刘孟嘉教授发现,早在元朝时,赵孟頫写了“六体千字文”(真草隶篆行,篆体部分为大篆和小篆),其中包含大篆书体。由于当时可参考的传世青铜器等古文字资料极少,故赵孟頫的“大篆千字文”中很多字形用小篆字形稍作变动代替。1926年日本国书刊行会岀版的高田忠周著《六体千字文》,大篆部分也未脱赵孟頫窠臼。2003年日本木耳社出版了《张大顺金文千字文》,该书中的金文大篆字形也是继承赵孟頫。综合以上情况,现存世的“大篆千字文”字帖还停留在教人识大篆的阶段,同时这些《千字文》中一些字的大篆写法也不正确。如张大顺将“鳞潜羽翔”中的“翔”字写成“羊”字,二者是不相通的,而且后面还有“诗赞羔羊”一句,使文中出现了两个“羊”字,从而破坏了千字文不重字的特色。他还把“雲腾致雨”的“雲”字写成“云”,殊不知到了战国时就另造一字“雲”,专指天上的“云”。他以“云”代“雲”又与后面的“禅主云亭”的“云”字重复。刘孟嘉教授认为这些作品存在文字错误多、艺术水平低等现象,会将学大篆者带入歧途。鉴于此,刘孟嘉教授以“舍吾其谁”的魄力,融合其师朱复戡传授的大篆书写知识和自己的心得体会,完成了《千字文》诞生1500年以来字形最准确、书风最统一的“大篆千字文”。
  
  为保证《千字文》大篆字形的准确性,刘孟嘉查阅了高明著《古文字类编》中的战国部分,找到了很多金文字典中查不到的字,如以前的大篆千字文书中的“玄”字多利用金文的写法,把“玄”上横不写。刘孟嘉认为这样与“糸”字容易相混,当他查到战国的新蔡竹简中带有上横的“玄”字时,就采用了此字形。字形准确性的问题解决后,他根据自己的艺术理解将大篆书风进行了统一(类于右任创《标准草书》)。为了使读者能够理解大篆、小篆到楷书的变迁关系,他又书写了隶书长卷作品附后。为了使读者易于学习大篆书法,他又将自己总结的大篆艺术要诀56法置于书中每页左侧。

  《刘孟嘉大篆隶书千字文》一书包含大篆笔顺、大篆艺术要诀、隶书千字文、千字文解译和注解、大篆和隶书千字文长卷作品章法要领等六个部分。此书的出版为解决大篆的正确书写和书风统一提供了范本。刘孟嘉以造字六法审视每个字形,考镜每个字的源流,做到字字有依据,同时参照其师朱复戡的心法,融会贯通,形成刘孟嘉教授自具艺术面目的书风一统的大篆书体。特别是在进行每个大篆字形艺术再创造时,他将自己对汉文化研究和汉画像石研究的心得融入其中,如他写的“丽”字犹如汉舞蹈陶俑中的击腰鼓舞蹈动作,“勅、嘉、勉”字中的“力”部像汉画像石中的人抛物的舞蹈动作,既有动态又使字的重心稳定,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刘孟嘉教授于2006年在日本获博士学位,归国后,在山东师范大学任教授时完成了很多项目的科研工作,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书法哲学》和《书法美论与技巧》两部著作。《刘孟嘉大篆隶书千字文》就是依据这两部的书法理论和艺术原则完成的。书中的大篆和隶书法度严谨,在字的结体、笔画间的布白、笔画的粗细变化方面充满了辩证关系。细观其笔画则笔笔有变化,给人一种厚重中生灵动之感,其书写率意流畅、干净圆润。
  
  刘孟嘉教授认为每个字都是随章法而变化的个体,所以本书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是和整体章法密切相关的,达到了变一个字笔画的长短和粗细都不可的地步。正如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张业法在序言中所说:“本书千字文是一千个不同的篆字,约占出土金文字的一半,可以说本著作的出版必将对我国书法艺术水平的提高和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次推进,此著作也是书法爱好者和篆刻者们的必备之书。”(《刘孟嘉大篆隶书千字文》,刘孟嘉/著,山东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