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为墨 历史为纸《春到何处去赏花》出版


商报消息 一半人间烟火,一半诗情画意。日前,肖复兴全新散文集《春到何处去赏花》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在书中,肖复兴用小品文的形式,把老北京的风土民俗和传统文化娓娓道来,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的旧时风物和今朝新风。
身为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的名字伴随着语文教材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子。其不仅多年从事编辑工作,还兼有诗歌创作,又著有随笔杂感、报告文学、剧本、小说……如此种种,使得肖复兴的作品,文字表达浑然天成,更不时显露出温文尔雅、有理有据的独特气质。在不经意的恍惚间,仍能使阅读之人回忆起学生时代某个书声琅琅的下午。
沉浸入书中文字,肖复兴不着痕迹地展现着老北京的文化风情与独特韵味。字里行间富含着京味京韵,如胡同、老院、老树等;有节庆民俗,如春节的门联儿和剪窗花、中秋节的兔儿爷、七夕的乞巧节等;有饮食文化,如点心、酸梅汤、冰棍等;还有文化风俗,如京剧、评书、叫卖等;以及民间传统工艺及行当,如糖人儿、面塑等。正如肖复兴本人所言,“记忆在,老北京就在。”在书中,他将文学与历史、文化与情感相结合,一字一句皆有情深意长,让本书不仅成为了一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温情与哲思的文化读本。
“时下,读者阅读的耐心确实有限,手机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必定带来阅读心理和阅读形式的变化,进而带动文学的变化。我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写短。”肖复兴表示,于是,在友人的建议下,他开始通过开设专栏的形式,定期创作短篇散文小品,每篇作品仅有六七百字,只着眼于一件事物,写得平实而生动。而将近些年创作的短篇结集收录,便形成了如今的《春到何处去赏花》。记者了解到,全书共分六辑,分门别类地论及北京古都今昔的各方各面,使得数年的文章得以“聚沙成塔”,具备了清晰的脉络。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字以外,充分借用绘画、戏曲等形式展现文学魅力同样是肖复兴近年来形成的一种创作倾向。书中同时收录了与文章相配的画作,均为曾经的专栏配画,借助这些绘画,让文字读来又别具一番风味。在文与图的“珠联璧合”之间,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步入一场胡同巷陌里的京华梦,共赴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漫步。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洋
身为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的名字伴随着语文教材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子。其不仅多年从事编辑工作,还兼有诗歌创作,又著有随笔杂感、报告文学、剧本、小说……如此种种,使得肖复兴的作品,文字表达浑然天成,更不时显露出温文尔雅、有理有据的独特气质。在不经意的恍惚间,仍能使阅读之人回忆起学生时代某个书声琅琅的下午。
沉浸入书中文字,肖复兴不着痕迹地展现着老北京的文化风情与独特韵味。字里行间富含着京味京韵,如胡同、老院、老树等;有节庆民俗,如春节的门联儿和剪窗花、中秋节的兔儿爷、七夕的乞巧节等;有饮食文化,如点心、酸梅汤、冰棍等;还有文化风俗,如京剧、评书、叫卖等;以及民间传统工艺及行当,如糖人儿、面塑等。正如肖复兴本人所言,“记忆在,老北京就在。”在书中,他将文学与历史、文化与情感相结合,一字一句皆有情深意长,让本书不仅成为了一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温情与哲思的文化读本。
“时下,读者阅读的耐心确实有限,手机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必定带来阅读心理和阅读形式的变化,进而带动文学的变化。我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写短。”肖复兴表示,于是,在友人的建议下,他开始通过开设专栏的形式,定期创作短篇散文小品,每篇作品仅有六七百字,只着眼于一件事物,写得平实而生动。而将近些年创作的短篇结集收录,便形成了如今的《春到何处去赏花》。记者了解到,全书共分六辑,分门别类地论及北京古都今昔的各方各面,使得数年的文章得以“聚沙成塔”,具备了清晰的脉络。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字以外,充分借用绘画、戏曲等形式展现文学魅力同样是肖复兴近年来形成的一种创作倾向。书中同时收录了与文章相配的画作,均为曾经的专栏配画,借助这些绘画,让文字读来又别具一番风味。在文与图的“珠联璧合”之间,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步入一场胡同巷陌里的京华梦,共赴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漫步。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