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出台《方案》助力创业者轻装上阵
到2026年扶持创业超30万人
商报济南消息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创业是就业之源。10月16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创业齐鲁”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山东将每年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0亿元以上,新增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500亿元以上,推动解决创业者的急难愁盼问题。
发布会上,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李士功介绍,我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要素支撑,打造了集资源统筹、政策扶持、平台搭建、活动赋能、典型引领于一体的创业支持模式。为进一步整合部门资源,推进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从年初开始,我省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充分借鉴先进经验,制定出台了《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主要包括7个方面、24条具体措施。
“《行动方案》坚持问题和效果导向,在系统性、创新性、精准性方面均有较大突破。”李士功介绍,在系统性方面,《行动方案》强化部门间统筹联动,推动创业链与产业链、科技链、就业链和人才链的系统联动、融合发展,构建以创新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生态。在创新性方面,《行动方案》以创业为桥梁纽带,统筹科技、产业、金融、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政策上,创新设立了“创业风险险”,试点建设省级创业街区,着力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创业新生态。在精准性方面,坚持分类施策、靶向发力,针对创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金融支持、创业孵化、创业培训等精准保障;针对青年人才、返乡创业者等群体创业需求,分类提供创业实践、免费场地、奖励补助等个性化、差异化服务。
创业是发展之本、强省之策、富民之道,大力推进创业工作,对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行动方案》的出台,考虑到我省经济进中提质的现实需要,提出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及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等保障,主要是为了解决创业融资需求,让更多创业者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培育数量更多、规模更大的经营主体,进一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是重点任务。李士功介绍,《行动方案》 提出每年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以上、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00个左右等目标,就是为了支持广大创业者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进而培育新兴产业,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
创业是更积极的就业,研究表明,每增加1名创业者,当年就能够带动就业2.77人,未来5年能够带动就业5.99人,可见创业具有“一人带动一群岗位”的促进就业倍增属性。“我省是人口大省、劳动力大省,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双过亿’,劳动年龄人口高达6140万,每年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数量庞大。”李士功介绍,基于此,《行动方案》提出到2026年,全省扶持创业30万人以上,带动就业80万人以上,以创业倍增效应的充分发挥,扩大就业规模、缓解就业压力,有效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王琳
发布会上,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李士功介绍,我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要素支撑,打造了集资源统筹、政策扶持、平台搭建、活动赋能、典型引领于一体的创业支持模式。为进一步整合部门资源,推进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从年初开始,我省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充分借鉴先进经验,制定出台了《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主要包括7个方面、24条具体措施。
“《行动方案》坚持问题和效果导向,在系统性、创新性、精准性方面均有较大突破。”李士功介绍,在系统性方面,《行动方案》强化部门间统筹联动,推动创业链与产业链、科技链、就业链和人才链的系统联动、融合发展,构建以创新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生态。在创新性方面,《行动方案》以创业为桥梁纽带,统筹科技、产业、金融、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政策上,创新设立了“创业风险险”,试点建设省级创业街区,着力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创业新生态。在精准性方面,坚持分类施策、靶向发力,针对创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金融支持、创业孵化、创业培训等精准保障;针对青年人才、返乡创业者等群体创业需求,分类提供创业实践、免费场地、奖励补助等个性化、差异化服务。
创业是发展之本、强省之策、富民之道,大力推进创业工作,对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行动方案》的出台,考虑到我省经济进中提质的现实需要,提出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及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等保障,主要是为了解决创业融资需求,让更多创业者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培育数量更多、规模更大的经营主体,进一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是重点任务。李士功介绍,《行动方案》 提出每年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以上、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00个左右等目标,就是为了支持广大创业者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进而培育新兴产业,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
创业是更积极的就业,研究表明,每增加1名创业者,当年就能够带动就业2.77人,未来5年能够带动就业5.99人,可见创业具有“一人带动一群岗位”的促进就业倍增属性。“我省是人口大省、劳动力大省,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双过亿’,劳动年龄人口高达6140万,每年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数量庞大。”李士功介绍,基于此,《行动方案》提出到2026年,全省扶持创业30万人以上,带动就业80万人以上,以创业倍增效应的充分发挥,扩大就业规模、缓解就业压力,有效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