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 头版 A02版: 豹眼 A03版: 豹眼 A04版: 镜界 A05版: 豹览 A06版: 专题 A07版: 专题 A08版: 财经 A09版: 法治周刊 A10版: 法治 A11版: 区县 A12版: 议事周刊 A14版: 分类广告 A15版: 分类广告 A16版: 运动 T01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02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03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04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05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06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07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08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09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10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11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12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13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14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15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16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18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19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20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21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22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24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25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26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27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28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29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30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31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32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33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34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35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36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37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38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39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40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41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42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43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44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45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46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47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48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规划6个单产提升引领区

“齐鲁粮仓”又迎丰收年

9月27日,2024年德州市玉米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临邑赛区)在临邑县临邑镇望楼村举行 记者 于蓓蕾 通讯员 刘振兴 摄
点击查看原图
        仓廪足,天下安。
  
  继夏粮获丰收后,山东又迎来一个丰收的秋天。若你从西向东飞掠齐鲁大地,必将被这幅五谷丰登、颗粒归仓的壮美秋收画卷所震撼。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被誉为“齐鲁粮仓”的山东,粮食总产量至2023年已连续三年突破1100亿斤,居全国第三位。今年,在连年丰产的基础上,山东又规划了“德聊吨半粮”“黄三角”等6个单产提升引领区,同时大力加强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业生产的全方面参与,让“齐鲁粮仓”仓满粮丰,让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成色更足。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蓓蕾

  秋收大幕渐次拉开

  剥开一穗玉米,粒粒金珠,排列紧实,德州市乐陵市孔镇镇农民陆长民开心得合不拢嘴:“今年玉米的丰收稳了。”
  
  陆长民的农田位于“德聊吨半粮”单产提升引领区内,今年他种了170多亩玉米,据估算产量应该能达到30多万斤。

  “这其中,可少不了‘田管家’们的功劳。我家的地耕种、施肥、防病虫害、收获都交给了专业合作社。”他向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透露了丰收的秘诀,“托管后他们提供从种到收的统一服务,产量比自己种高不少;我这两年几乎没管过农田,安心到外边打工,每年能增收四五万元。”陆长民说道。
  
  在东营市,近日已迎来秋收,随着收割机轰隆隆驶过,成片的玉米就变成了金灿灿的玉米粒。眼前的丰收景象,让人无法相信这里曾是一片颗粒无收的盐碱地。
  
  在聊城市冠县,89万余亩玉米同样颗粒饱满,静待丰收。“如今,种植成本大大减少,每亩还可增产100斤左右,乡亲们的腰包一年比一年鼓。”冠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么丽萍笑着说。

  粮食连年增收的“齐鲁密码”

  实现全省粮食的连年增产增收,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离不开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强力支撑。

  “以前,种地靠农民凭经验摸索着来,现在,种地靠合作社等农业社会服务组织科学种植。”种粮大户陆长民感慨。像他加入的乐陵市金农田农业机械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具500多台套,服务周边6万多亩耕地。“农户不需要到田里去,坐在家里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地块的浇地打药管理、农作物长势信息。”合作社相关负责人李宝寒表示。
  
  而在黄河三角洲上,土壤里的盐分、水分、养分等数据经过传感器实时传到控制中心……规模化地科学种田正逐渐替代之前个体种植的“看天吃饭”,换回的是粮食产量连年的增产增收。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山东省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达到12.5万个;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对象达到1432.1万个,其中小农户1277.2万个,占服务对象的89.2%。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三级调研员陈洁告诉记者,“以多环节托管的地块为例,通过服务主体统一购买农资、化肥统配统施、作物统防统治、耕种收机械化作业等服务,降低了小农户的物化投入成本和劳动强度,每亩地约可减少20%的农资成本和10%的机械成本,节本增收约1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