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文物保护岂容强盗逻辑

        近日,山西运城芮城县一村民实名举报,称村主任倒卖了一块已有500多年历史的石碑,卖了20万元,该石碑是一户村民家中建房时挖地基挖出来的。报警之后,石碑已被追回。对此,当地发布情况通报称,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县委、县政府已成立专班,就此事开展调查,对违纪违法的相关人员,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芮城县文保中心称,该碑还未鉴定是否系文物,目前只能说是“集体所有财产的古石碑”。

  成都商报

  村民挖地基挖出文物或古物,这在现实中并不罕见,后续如何处理也有清晰的法律法规。对照来看,这块石碑的经历显得不走寻常路。搞清楚为什么正常的文物保护程序没有运转起来,是有人玩忽职守还是制度有漏洞,尤为重要。应尽快加以弥补,才能避免下次再出现类似状况,让文物得到应有的保护。

  红网

  “发现有人想偷,干脆卖掉”,如此奇葩的逻辑让人哭笑不得。发现有人想偷古碑,正常的思维难道不是应该考虑如何保护古碑吗?比如,通过安装监控,或者轮流安排村民值班等。如果村里实在没有能力保护,也可以向文物保护单位反映。怎么能够怀着“打不过就加入”“与其被人偷,不如我卖掉”的思想呢?这跟“读书人窃书不算偷”的谬论有什么区别?

  村干部倒卖500年历史的古碑,必然属于非法行为,任何借口都改变不了该行为的性质。公安部门应该调查到底,严肃处置,给村民和社会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