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书
——明朝版“人民的名义”

点击查看原图 他感慨:“上月在北京城墙上守夜,倒不如这景色好看。”朱抗也望远处,神色平静。绍祖问:“老朱,你见过大海没有?我几年前去登州、莱州一带游荡,夜登崂山,晚上的海景尤其美妙,和此时此景倒有些像。”
朱抗淡淡道:“在海上待过几年。”绍祖道:“看不出,你还做过渔民?”朱抗也不理他。绍祖眼珠子一转,兴奋起来:“莫非,你参加过郑三宝的船队,去过西洋?”朱抗道:“好多年前的事了。”绍祖激动地拉住他胳膊:“西洋好不好玩?听说那里有小人国、女儿国、人脸鸟身国,还有脑袋离了身子乱飞的人。”问了一串问题,朱抗也不言语。
一队官兵夜巡过来,领头的是一个中年汉子,看他二人伏墙远眺,喝了声:“什么人!”绍祖道:“京里来送军资的,晚间无聊,上来透透气。”
汉子打量二人一番,命手下先去。他拱手道:“得罪,鄙人左卫佥事,夏回生。”绍祖一激灵:“夏回生?哪三个字?”夏回生眼神一变:“二位是奉于公之令押送军资来的?”绍祖给朱抗使了个眼色:“射着了!”
朱抗也反应过来,夏回生,“夏”隐“摇扇”,起死回生之“回生”,则隐“华佗”。他忙道:“于公不仅命我等押送军资,还有别的差事。”夏回生左右看看,一招手,领二人进入一座哨楼,又四下望望,这才道:“有于公手书吗?”
朱抗拿出令牌与手书,夏回生在墙洞里拿了盏灯台,凑光细看了,这才笑道:“听说京里来了人,我就有些疑,刚才本想去客馆拜见,试试话头儿,你们也不在,正巧在这里撞着了。京城可太平了?于公可好?”
朱抗道:“都好。关于调查的事,夏兄有什么头绪,可以坦诚相告。”夏回生道:“宣府、大同的将领,都不干净。”
他一摆手,“这先不提。土木战后,我愤懑无比,就纳闷儿,北境一线,朝廷多年来花费重金,造设无数墩堡,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堡,连环照应,有了敌情依次传递,按理说固若金汤,虏贼怎么轻易突破了进来?”
他让绍祖拿着灯台,从腰间摸出一幅小卷轴儿,在石桌上展开:“朱兄看,这是山西北境防御图,标明了地理山川、各墩堡分布。”
朱抗淡淡道:“在海上待过几年。”绍祖道:“看不出,你还做过渔民?”朱抗也不理他。绍祖眼珠子一转,兴奋起来:“莫非,你参加过郑三宝的船队,去过西洋?”朱抗道:“好多年前的事了。”绍祖激动地拉住他胳膊:“西洋好不好玩?听说那里有小人国、女儿国、人脸鸟身国,还有脑袋离了身子乱飞的人。”问了一串问题,朱抗也不言语。
一队官兵夜巡过来,领头的是一个中年汉子,看他二人伏墙远眺,喝了声:“什么人!”绍祖道:“京里来送军资的,晚间无聊,上来透透气。”
汉子打量二人一番,命手下先去。他拱手道:“得罪,鄙人左卫佥事,夏回生。”绍祖一激灵:“夏回生?哪三个字?”夏回生眼神一变:“二位是奉于公之令押送军资来的?”绍祖给朱抗使了个眼色:“射着了!”
朱抗也反应过来,夏回生,“夏”隐“摇扇”,起死回生之“回生”,则隐“华佗”。他忙道:“于公不仅命我等押送军资,还有别的差事。”夏回生左右看看,一招手,领二人进入一座哨楼,又四下望望,这才道:“有于公手书吗?”
朱抗拿出令牌与手书,夏回生在墙洞里拿了盏灯台,凑光细看了,这才笑道:“听说京里来了人,我就有些疑,刚才本想去客馆拜见,试试话头儿,你们也不在,正巧在这里撞着了。京城可太平了?于公可好?”
朱抗道:“都好。关于调查的事,夏兄有什么头绪,可以坦诚相告。”夏回生道:“宣府、大同的将领,都不干净。”
他一摆手,“这先不提。土木战后,我愤懑无比,就纳闷儿,北境一线,朝廷多年来花费重金,造设无数墩堡,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堡,连环照应,有了敌情依次传递,按理说固若金汤,虏贼怎么轻易突破了进来?”
他让绍祖拿着灯台,从腰间摸出一幅小卷轴儿,在石桌上展开:“朱兄看,这是山西北境防御图,标明了地理山川、各墩堡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