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养老生活有“爱”无“失”
我省加强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
商报济南消息 做好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事关老年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提升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水平,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围绕健全老年人能力评估制度、完善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体系、优化重点人群照护服务、提升照护服务质量四个方面,共提出了12条措施。
在健全老年人能力评估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加强老年人能力评估和信息归集,依托省级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归集卫健、医保、残联等部门失能失智老年人数据,建立全省失能失智老年人信息数据库,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
为有效搭建“居家+社区+机构”的照护服务体系。《若干措施》提出,在居家方面,要求公布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目录,鼓励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对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落实长期护理保险“家护”制度,加强居家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推进家庭病床建设,设立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套餐。社区方面,培育300家规范化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500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培育社区“养老顾问”,设立1000个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站点。机构方面,支持发展普惠性养老机构,加强护理型床位建设,培育100家智慧养老院,创新开展“五床联动”试点,探索失能失智老年人整体照护解决方案。
同时,《若干措施》重点聚焦了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失能照护服务需求。聚焦困难失能老年人,落实特困供养、经济困难集中托养、探访关爱等兜底保障制度,探索困难重度残疾老年人托养政策。聚焦失智老年人,建设100个认知障碍老年人友好社区,每市至少建设1家认知障碍专业照护机构,发展认知障碍照护床位1.5万张。聚焦农村失能失智老年人,支持县级敬老院设置失能或认知障碍照护专区,鼓励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发展养老服务乡村公益性岗位。
此外,在提升照护服务质量方面,《若干措施》明确,加强医养康养融合,支持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法合规在养老服务机构内部设置家庭医生服务点,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嵌入式医疗卫生服务。深入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2026年年底前,全省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覆盖率达70%。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2025年实现居民长护险全覆盖,不断扩大定点范围、支付范围、城市范围。加强照护人才培育,在全省开展以社区助老员、老年助浴员、认知障碍照护员等为重点的养老护理人员培训,3年培训人次不低于3万人次; 推动长护险定点机构中长期照护师比例提高到20%。加强用品产品供给,丰富老年人生活护理等养老产品供给,组织有条件的企业申报《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鼓励各市因地制宜打造银发经济产业集群,申报国家银发经济产业园区。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王琳
在健全老年人能力评估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加强老年人能力评估和信息归集,依托省级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归集卫健、医保、残联等部门失能失智老年人数据,建立全省失能失智老年人信息数据库,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
为有效搭建“居家+社区+机构”的照护服务体系。《若干措施》提出,在居家方面,要求公布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目录,鼓励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对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落实长期护理保险“家护”制度,加强居家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推进家庭病床建设,设立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套餐。社区方面,培育300家规范化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500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培育社区“养老顾问”,设立1000个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站点。机构方面,支持发展普惠性养老机构,加强护理型床位建设,培育100家智慧养老院,创新开展“五床联动”试点,探索失能失智老年人整体照护解决方案。
同时,《若干措施》重点聚焦了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失能照护服务需求。聚焦困难失能老年人,落实特困供养、经济困难集中托养、探访关爱等兜底保障制度,探索困难重度残疾老年人托养政策。聚焦失智老年人,建设100个认知障碍老年人友好社区,每市至少建设1家认知障碍专业照护机构,发展认知障碍照护床位1.5万张。聚焦农村失能失智老年人,支持县级敬老院设置失能或认知障碍照护专区,鼓励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发展养老服务乡村公益性岗位。
此外,在提升照护服务质量方面,《若干措施》明确,加强医养康养融合,支持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法合规在养老服务机构内部设置家庭医生服务点,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嵌入式医疗卫生服务。深入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2026年年底前,全省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覆盖率达70%。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2025年实现居民长护险全覆盖,不断扩大定点范围、支付范围、城市范围。加强照护人才培育,在全省开展以社区助老员、老年助浴员、认知障碍照护员等为重点的养老护理人员培训,3年培训人次不低于3万人次; 推动长护险定点机构中长期照护师比例提高到20%。加强用品产品供给,丰富老年人生活护理等养老产品供给,组织有条件的企业申报《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鼓励各市因地制宜打造银发经济产业集群,申报国家银发经济产业园区。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