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网融合

济南首座升级版“蓝帐篷”回收驿站亮相

升级版的“蓝帐篷”备受居民欢迎
点击查看原图
        商报济南消息 近日,解放路街道文华园社区里,一座亮眼的“蓝帐篷”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居民们可以通过投放生活废弃物实现直接变现或积分兑换,助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利用。济南首座“垃圾分类两网融合绿色回收驿站”正式亮相。

  据了解,这座功能齐全的回收小屋,是济南市首家将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网融合的绿色回收驿站,是济南市垃圾分类两网融合“蓝帐篷”服务的升级版。文华园社区有1280户居民,“蓝帐篷”在文华园服务3个年头了,赢得不错的口碑。每月9日、19日、29日“蓝帐篷”会准时出现在文华园垃圾转运点,居民习惯了把家里废弃物品拿去换零钱。每次回收物品量能达到2.5吨—3吨,极大地缓解了社区可回收物投放压力,消除了公共空间废旧物资堆放带来的安全隐患,做到了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为把好事办好,提升“蓝帐篷”服务功能,今年7月,解放路街道与济南市供销社社属企业“济供再生”,共同打造垃圾分类两网融合绿色回收驿站。提升改造后的回收驿站,在原有“蓝帐篷”回收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互联网+”和智能化元素。居民卖出可回收物时,所有称重交易过程通过大屏实现可视化,居民卖得明明白白。同时,大屏还可播放垃圾分类相关宣教视频、PPT相关知识教程,也可以与微信程序链接,通过对分类点位智能系统与微信小程序的使用,收集居民投放生活垃圾的数据,检测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方便及时准确地做出数据统计,实现垃圾分类智能化、规范化。不同积分兑换多种生活日用品、洗车券、家政服务券等,将积分转换为“效益”,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和持续性。“以前好多瓶瓶罐罐随手扔垃圾桶,现在还能换硬币、换东西,街道真给我们办了件好事!”4号楼居民王阿姨过来聊天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据了解,该回收驿站运行成熟后,将继续升级,增加AI智能化手段和数智化内容,变成24小时无人值守模式,给垃圾分类增添更多的科技含量。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垃圾投放点,变成了小区添彩的一道风景。下一步,解放路街道将继续促进垃圾分类两网融合工作,积极整合原有废弃核酸检测站等场地设施,形成完善、规范的两网融合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动“无废社区”建设扎实推进。

  ◎文/ 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 实习生 边胜龙 董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