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南已授牌134家“泉城人家”民宿

        对于久住在城市之中的人们来说,森林、山川、河流反而成为他们对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乡村旅游也逐渐受到大家的青睐。8月29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推进济南市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相关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济南市将重点扶持打造不少于40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重点培育建设不少于20个市级以上民宿集聚区,“泉城人家”民宿单体突破800个。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和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乡村振兴、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助力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力量。记者了解到,《实施方案》围绕推进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提出实施业态升级、文化赋能、设施提升、品牌擦亮、市场主体壮大、乡村人才支撑等“六大行动”,聚焦构建乡村旅游发展布局、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创新产品业态、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智慧化建设、培育乡村旅游品牌和优质市场主体、培养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等重点任务,进行了系统部署。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千村一面’的问题,缺乏个性和特色,游客体验单一。”针对此问题,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利介绍,《实施方案》提出要根据各地资源环境禀赋和产业基础,集中力量培育发展特色化、多样化、差异化乡村旅游产品和业态。其中,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就是破解“千村一面”的解决方法之一。《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打造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的主题村落,打造提升鼓子秧歌、龙山黑陶、长清茶、仁风西瓜、张夏玉杏、平阴玫瑰等特色农文旅融合产品,从而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到2027年,济南市将重点扶持打造不少于40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在注重乡村旅游主题多元化同时,《实施方案》还就如何推动产业协同,助力融合发展规划了具体路径。
  
  马利介绍,《实施方案》强调将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优势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等工作紧密结合,提出培育壮大民宿露营、休闲采摘、农事体验、观光度假、康体养生、科普研学等多种业态,带动餐饮、住宿、娱乐、购物和农业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例如,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鼓励乡村旅游重点村、民宿、A级旅游景区与非遗项目、传承人建立长期共赢合作关系,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鼓励支持各区县(功能区)举办赏花节、踏青节、采茶节、花博会、农博会等富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节会活动,济南全市每年联动举办不少于10场“乡村好时节”系列特色主题活动,推出1—2家“乡村好时节”体验基地,举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
  
  对于乡村旅游的游客来说,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也影响出游体验的重要方面。
  
  在旅游民宿方面,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施冬泉介绍,济南市推动建立民宿证照联办机制,连续5年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民宿业发展,截至目前,济南市共授牌134家“泉城人家”民宿,客房共计2256间,《实施方案》也提出,继续实施民宿发展品牌培育工程,开展民宿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济南市每年培养不少于5个民宿经营管理团队、50名民宿管家。到2027年,全市重点培育建设不少于20个市级以上民宿集聚区,“泉城人家”民宿单体突破800个。

  ◎本组撰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张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