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人生路上的那束亮光

        ◎文/傅先河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年轻的时候——柳青

  每个人都有生命中的贵人和恩人。譬如,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在人生历程中的几个关键节点,有一个人对我的帮助很大,他是我的小舅——陈书才。

  小舅其实和俺家并没有血缘关系(原因不在本文叙述),但关系之亲密丝毫不亚于亲舅。小舅排行第二,他的胞兄就是我的大舅。从我记事起,两个舅舅每年都到我家走亲戚,在我最初的印象中小舅沉默寡言,随着岁月的流逝,特别是大舅去世后,发现小舅越来越健谈。长大后我才逐步明白,小舅并非不善言谈,否则就不能胜任中心小学校长一职,他从不“抢话”是因为尊重兄长,严格遵循兄友弟恭的中华传统美德。

  我性格木讷,在众多兄弟姊妹中显得很不起眼,特别是学习成绩远远不如哥哥弟弟,自卑感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我的心头,不敢、不愿见人;不敢、不愿当众说话,上小学时的一次音乐考试,老师让我唱首歌,我紧张极了,但又不能不唱,我边唱边哭,边哭边唱,艰难地完成了考试。这一切,没有逃过细心善良的小舅的眼睛,他看在眼里,挂在心头,千方百计地接近我、循循善诱地开导我,以一名教育工作者特有的敏锐和智慧,以一位长辈对晚辈的关怀与呵护,最大限度地消除我的自卑、增强我的自信。

  小时候,最喜欢跟着母亲去小舅家,虽然要步行十几华里,对我的体能是一次很大的考验和挑战,但一想到能吃上在家吃不到的好东西,心情就非常激动,像打了鸡血一样有精神。然而,去时兴高采烈,回来时则像换了个人,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在路上要休息好多次,在母亲的再三催促下才走回家。

  每次去小舅家都能吃到大馒头、面条或饺子,能吃上菜和肉,是难得的巨大享受。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妗子炖的猪肉、粉皮、白菜,只见肥瘦相间的猪肉片,青青白白的青蒜段、滑溜溜的粉皮,油汪汪地盛在碗里,吃起来那叫一个过瘾。妗子知道我腼腆,不好意思和大人要,所以不等我吃完,就给我的碗里添菜加肉。

  日月如梭。转眼间来到上世纪80年代,我考取了一所省属中专学校,虽远远不如哥哥早就考取的合肥工业大学“含金量”高,但总算跳出农门,将来也有了“铁饭碗”。临近毕业,小舅四处打听消息,“舍下脸面”托关系帮我联系单位,多年以后我知悉,小舅好几个孩子的工作他都没有“管”。工作后,小舅要求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递交入党申请。九十年代,我考取了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检察院,小舅高兴极了,专程找到我,非常严肃地对我说:“先河,检察院是国家司法机关,是党的政法机关,是‘刀把子’,你必须尽快入党!”由于在原单位我写过入党申请书而未能如愿,来到检察院后,我了解到还有很多同事比我来得早,资历比我深,条件比我强,三五年之内我入不了党。小舅看出我的心思,鼓励我说,你必须先写出申请,努力表现,积极争取,接受党组织的考验,必须有强烈的入党愿望。至于啥时候能入党,是组织考虑的事,但你要端正动机,亮明态度,严格要求自己,服从领导,团结同志,勤奋学习,积极工作。

  2001年8月3日,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我第一时间把这一喜讯打电话告诉了小舅。电话那头,我感觉到了小舅的喜悦之情,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先河,从今天起,你就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了,党员要有党员的样子,你也不是小孩子了,该咋做,不用舅舅再教给你了吧!”舅舅虽然说不用教我,但还是滔滔不绝地讲了很多很多……

  多年来,我牢记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和小舅的谆谆教诲,不曾松懈半分。2012年元月,小舅因车祸救治无效离开人世,从此和他阴阳两隔,但他老人家生前给予我的一切,成为我不断成长的养料,成为我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可以告慰小舅的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被评为“道德模范”“济南好人”“学习达人”,先后加入山东周易研究会,连续三届当选理事,先后加入山东散文学会、山东诗词学会、山东省作家协会,逐渐成为一名公众人物。2024年年初,我光荣退休,过上看孙带娃、发挥余热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