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牺牲

——感天动地的人生故事
点击查看原图
        善良的老母亲泪水涟涟,请求史英萍,如果条件允许,请您把老二哲芬也带走吧,大山里太苦了。史英萍望望天空,咬咬牙,点了头,她知道,带这些孩子回去,是一种负担,更是一种责任。她让人领着找到随改嫁母亲申氏生活的谷哲芬,三岁的小女孩衣衫褴褛,而申氏又有了自己的孩子。史英萍鼻子一酸,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披在小哲芬身上,在征得生身母亲同意后,她把孩子带出大山。
  生性善良的史英萍一下子带回三个孩子。之前,她征求过谷文昌的意见,谷文昌犹豫了一下,了解到实情后,他同意了妻子的做法。那天,他去八尺门海峡码头接从河南老家回来的妻子和孩子们,他挨个把孩子抱下小船,孩子们陌生地看着这位身材瘦削、皮肤黝黑的陌生爸爸,不敢吭声。谷文昌拿出随身的糖果,挨个递给孩子们,小男孩不敢接,他把糖果塞给小男孩,摸一下小男孩瘦削的小脸,孩子竟然还没有大名,谷文昌遥望苍茫的大海,决定给孩子取名叫“豫闽”,豫是河南的简称,闽是福建的简称。此刻,谷文昌更加坚定信念,一定要努力奋斗,让东山百姓,福建百姓,河南百姓,让全中国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家里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吃饭的嘴,两口子几乎勒着腰带过日子。
  由于常年工作繁忙、劳累,史英萍很长一段时间才怀上孕。1956年7月的一天深夜,窗外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一阵紧急的电话铃声,谷文昌接完电话,披衣而起,原来,西港一带发生了海水倒灌的事故,群众生命财产危在旦夕。谷文昌什么雨具也没拿,一头扎进门外的暴风骤雨中,见此,史英萍忙穿衣摸起雨衣出门追丈夫,门外大雨茫茫,早已不见了丈夫的踪影。
  回家的路上,史英萍艰难地蹒跚着,一声炸雷,史英萍滑倒在地,她的肚子一阵剧痛,电光中,她一摸裤腿,满是鲜血和雨水——她与谷文昌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孩子流产了。因为常年艰苦的革命生涯和紧张忙碌的工作,更为了五个孩子,从此,史英萍没有再要孩子。
  为了建设新中国,保护新中国,许多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重大牺牲,而他们的好多子女,特别是年幼的孩子,成为孤儿,这些孤儿很大一部分被新中国成立的保育院、孤儿院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