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勇往直前

——感天动地的人生故事
点击查看原图
        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在革命圣地延安的梁家河村插队,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与当地的老百姓一起,开山平坝,大办沼气。以谷文昌为首的东山县班子成员,带领全县群众战胜风沙,植树造林的同时,还带领全县群众修水利、建海堤、抓教育,谱写着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的崭新篇章。
  谷文昌心里,一直装着八尺门海峡。那年,谷文昌随解放军的大船解放东山岛,他们乘坐的小舢板在波涛汹涌的八尺门海峡里颠簸,以后每次出岛,也大都乘坐这样的木船。他经常看到码头上排队等候上船渡海的群众,船翻人亡的悲剧时有发生。群众纷纷议论:如果海峡之间,有条路多好啊!
  修建一条大道,联通海岛和大陆,是东山百姓几代人的梦想。
  海岛经济落后,修筑一条长堤困难重重,有人打退堂鼓,私下找谷文昌,建议他放弃修堤计划,等将来经济搞上去后,再做打算。
  谷文昌坚定地说: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要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当官不为群众着想,革命要我们干啥?
  多少个不眠之夜,谷文昌搔着花白的头发,猛抽自卷的旱烟,他带领本县和从省里请来的专家亲临一线勘察测量:海堤从东山县八尺门到云霄县,这一段海水最深处10.9米,全长569米,外延公路1000米,大堤高出水面5米,底宽110米,顶宽13米,防浪墙高6.25米。
  初步测算需投入普通工、船工、技工100万个工日,土、石、沙料近50万立方米,直接投资200万元,真可谓工程量浩大。技术要求也相当高,劳动强度更大,具体投入的财力物力更是个天文数字。东山县的经济虽有好转,但全县的工作重点正放在植树造林上,要真的修建一条海堤,谈何容易?
  面对波涛翻滚的八尺门海峡,谷文昌一次次组织开会动员,一次次地征询专家和群众的意见,一次次地向地委行署、省委、军分区请示,言真意切地表示:修一条海堤,把海岛与大陆连接起来,将会促进海岛发展,扩大对外联系;特别方便群众,免除舟楫之苦;有利于加强战备,巩固国防;促进发展养殖,利用苦卤制造化工原料; 围垦盐田,扩收渔盐之利;沿堤修筑渡槽,引大陆淡水入岛,解决人畜饮水、浇地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