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大会战

——感天动地的人生故事
点击查看原图
        177条林带和防护林带交织成网,使东山60%以上的荒山基本实现了绿化;70%的流沙在一定程度上被固定下来,有效地制服了使东山人民长期陷入贫困境地的风沙灾害,为全县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3年春天,闽南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福建省委书记、解放军上将叶飞心急如焚,带领省里一帮人下来视察旱情。走完了几个灾情比较严重的县以后,叶飞带着大家,向他最担心的海岛——东山进发。1953年,“东山保卫战”后,叶飞曾经来过东山,那时这地方,到处荒沙,海风肆虐,老百姓生活很艰苦,是他最担心的地方。
  5月22日,叶飞一行赴闽南沿途视察灾情,直奔东山。此时,谷文昌亲自挂帅修建的东山县八尺门海堤已经竣工,东山岛与大陆连成一体,车过八尺门,几乎所有的人都愣住了:岛上所有的山头,一片深绿;海边沙地上,是一排排高高的木麻黄树,俨然一座绿色的长城。绿色屏障里,碧绿的庄稼在灿烂的阳光下闪闪发亮。身经百战的叶飞被眼前绿色的大地震动得不能自已。谷文昌曾经描绘的蓝图变成现实,荒岛变成了绿洲。叶飞再次受到强烈的震动,他激动不已,热血沸腾:学东山,学谷文昌,植树造林。
  1964年2月29日,福建省“1963年度农业先进单位和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在福州隆重召开。叶飞亲自点名,要东山县作典型发言。3月2日,谷文昌上台作了题为《用革命精神改造自然建设海岛》的典型发言,全场掌声雷动。
  不久,谷文昌被组织提拔任命为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主抓全省沿海造林治沙工作。福建省林业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
  在那个艰难探索的岁月里,毛泽东同志发出了“战天斗地”的号召,世代被大山和干旱困扰的河南林县人民气壮山河、愚公移山,开始建造“红旗渠”工程。山西的虎头山上,陈永贵当选为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时代贫苦的老百姓,劈山造田,向大自然发出挑战。
  中国东北的千里冰原上,十万大庆石油工人为了摘掉中国“贫油国”的帽子,在滴水成冰的千里冰原上,日以继夜地展开了大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