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好大喜功

——伟大的生命历程
点击查看原图
        “那不算什么大问题,只要筑起一道坚固的石堤就解决了。放眼汉阳,到哪里去找这么宽阔这么平整的地方。”虚舟法师忙接过话头。“那么大的河岸,筑堤只怕要花不少钱吧?”蔡锡勇不顾虚舟法师难看的脸色。
  张之洞摇摇手,什么也没说,带头朝山下走去,但他已经在心里做出决定:铁厂就建在这里,有这么多圣贤神灵聚集,龟山亦为风水宝地,铁厂借着它的雄魂精魄,今后必将兴旺发达,震撼中外!
  办铁厂、枪炮厂,这都属于洋务事宜,从曾国藩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安庆创办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座兵工厂算起,到现在亦不过二十几年历史。其后不论李鸿章、左宗棠,还是沈葆桢、丁日昌等人创办的各种机器局、制造局,几乎都是为军事服务的,由朝廷颁下专款,通过户部拨给总署,再由总署拨给办洋务的督抚。海军衙门成立后,总署的这个差事便移交给了海军衙门。
  在初步勘查完成后,张之洞就给海军衙门发了一封电报:“今择得汉阳龟山下有地一块,长六百丈,广百尺,宽绰有余。南枕山,北滨汉,面临大江,运载极便。”不仅如此,张之洞还向朝廷详细禀报了选址汉阳的六条理由:原料便于运输,产品便于销售,人才便于通用,工程便于督查,用款便于监督,废渣便于处理。之后,张之洞向朝廷上折,请求由海军衙门尽快拨下一百万两银子的专款。他知道掌管户部的翁同龢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
  军机处里,堂兄张之万这些年也年老多病,长期在家休养,大权已逐渐落入最善逢迎又最喜揽权的孙毓汶的手里。孙毓汶身为军机大臣,却一向置个人得失在国家利益之上。张之洞不愿意去走这种人的门子,所以估计这一百万两银子要批复下来不是件顺畅的事。
  但龟山下的地要立即买下来,这迁移、填土、筑堤都得抓紧时间进行,买炼铁炉的订金也得汇,这几项至少得二十万两银子; 大冶铁矿和新近确定的江夏马鞍山煤矿也必须尽快开工,眼下非得有四十万两银子不可。若坐等朝廷的专款,不知要推延到何年何日。张之洞性情急躁,素来办事只争朝夕,从来不能也不愿坐等,更何况兴办神州第一大厂的巨大成就感,更是强烈地鼓动着他那颗好大喜功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