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铁
——伟大的生命历程

《谭嗣同》上卷《萌动》作者:彭晓玲

湖北丰富的煤矿蕴藏,更加坚定了张之洞筹办炼铁厂的信心。
机器早已运到武昌,但铁厂的厂址却一直没有定下来。矿务局的意见是铁厂的两大主要原料是铁矿和煤,故毫无疑问,地址应当依这两大原料产地而定,或就铁矿或就煤矿。
蔡锡勇较为倾向于在大冶建厂。大冶铁矿含铁量高,冶铁的历史也很悠久,他已派人化验了前朝大冶出产的铁,质量不错。从前是土法冶炼,尚且能炼出好铁,倘现在采用新式的洋法冶炼,一定会更好。至于荆州、当阳的煤,论煤质来说是很好,但没有炼过焦煤,不知道焦煤的质量如何。
张之洞却坚持要将铁厂建在武汉三镇。蔡锡勇对总督的这个看法不敢苟同,认为武汉既无铁矿又无煤。但张之洞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且振振有词:“铁厂乃百年大计,眼光要放远一点,当建在武汉三镇某处。且不必说江汉舟楫之便,还有铁路之利。莫看眼下卢汉铁路让李少荃的关东铁路取代了,但过几年总是要兴建的。等卢汉建好后,我们再建粤汉铁路。待卢汉、粤汉两条铁路建好后,武汉的铁便可以四面八方地运出去。”
早在广东时,蔡锡勇就亲眼见识过张之洞是个与众不同的官员,他真心诚意办洋务,脚踏实地干事情。蔡锡勇感觉到自己多年所学有了用武之地,热情万分地在粤督洋务局没命地做事。现在,看到总督居然有将湖北铁厂办成神州第一的想法,蔡锡勇怎能不为之兴奋万分!为了给张之洞节约时间,也为了给铁厂的筹建多尽一份力,蔡锡勇带领湖北铁政局的一批人马先行在武汉三镇踏勘厂址。一个月后,他请张之洞看看由他们初定的几个地方,再做最后定夺。
就在武汉的高温酷暑时节,五十四岁的湖广总督张之洞每天戴着凉帽穿着绸衣麻鞋,在蔡锡勇、亲信幕僚杨锐等人的陪同下,亲自察看铁政局选定的几个厂址。这一天清早,他对蔡锡勇说:“你们所选的武昌、汉口几个地方,都不算太好,今天我们一道去汉阳看看。”
于是,一律便装简从的督署官员们,静悄悄地渡过天堑长江。来到汉阳城时,已是午后三点多钟,大家由临江门进了城。张之洞一行路过归元寺时,实在口渴,又下起大雨,趁机走进去讨口水喝。
机器早已运到武昌,但铁厂的厂址却一直没有定下来。矿务局的意见是铁厂的两大主要原料是铁矿和煤,故毫无疑问,地址应当依这两大原料产地而定,或就铁矿或就煤矿。
蔡锡勇较为倾向于在大冶建厂。大冶铁矿含铁量高,冶铁的历史也很悠久,他已派人化验了前朝大冶出产的铁,质量不错。从前是土法冶炼,尚且能炼出好铁,倘现在采用新式的洋法冶炼,一定会更好。至于荆州、当阳的煤,论煤质来说是很好,但没有炼过焦煤,不知道焦煤的质量如何。
张之洞却坚持要将铁厂建在武汉三镇。蔡锡勇对总督的这个看法不敢苟同,认为武汉既无铁矿又无煤。但张之洞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且振振有词:“铁厂乃百年大计,眼光要放远一点,当建在武汉三镇某处。且不必说江汉舟楫之便,还有铁路之利。莫看眼下卢汉铁路让李少荃的关东铁路取代了,但过几年总是要兴建的。等卢汉建好后,我们再建粤汉铁路。待卢汉、粤汉两条铁路建好后,武汉的铁便可以四面八方地运出去。”
早在广东时,蔡锡勇就亲眼见识过张之洞是个与众不同的官员,他真心诚意办洋务,脚踏实地干事情。蔡锡勇感觉到自己多年所学有了用武之地,热情万分地在粤督洋务局没命地做事。现在,看到总督居然有将湖北铁厂办成神州第一的想法,蔡锡勇怎能不为之兴奋万分!为了给张之洞节约时间,也为了给铁厂的筹建多尽一份力,蔡锡勇带领湖北铁政局的一批人马先行在武汉三镇踏勘厂址。一个月后,他请张之洞看看由他们初定的几个地方,再做最后定夺。
就在武汉的高温酷暑时节,五十四岁的湖广总督张之洞每天戴着凉帽穿着绸衣麻鞋,在蔡锡勇、亲信幕僚杨锐等人的陪同下,亲自察看铁政局选定的几个厂址。这一天清早,他对蔡锡勇说:“你们所选的武昌、汉口几个地方,都不算太好,今天我们一道去汉阳看看。”
于是,一律便装简从的督署官员们,静悄悄地渡过天堑长江。来到汉阳城时,已是午后三点多钟,大家由临江门进了城。张之洞一行路过归元寺时,实在口渴,又下起大雨,趁机走进去讨口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