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山东银行业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贷款余额近万亿
        商报济南消息 日前,山东省银行业协会正式发布《2023年山东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这是山东省银行业协会连续第九年发布行业社会责任报告。
  
  据了解,山东银行业积极助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强化对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重点领域金融供给,全力支持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先进制造业、小微民营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推动业务结构和经营模式持续转型升级。截至2023年末,辖区(不含青岛,下同)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贷款余额9478.01亿元,较年初增加2043.89亿元,同比多增951.95亿元,增速27.4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5.86个百分点;辖区制造业贷款余额1.7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732.94亿元,同比多增335.47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贷款余额2412.78亿元,较年初增加823.84亿元。
  
  山东银行业大力加强科技金融的机制建设,推出了诸多具有地方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金融产品,实现技术创新与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优化与产业升级。截至2023年末,辖区重点监测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6875.79亿元,较年初增长15.87%,高于各项贷款较年初增幅4.24个百分点。
  
  记者注意到,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以来,山东银行业锚定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把金融政策的着力点放在推动绿色化、低碳化转型上,金融助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截至2023年末,辖区绿色信贷余额1.2万亿元,全年累计增加3699.09亿元、增速44.7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3.12个百分点。
  
  普惠金融方面,“三农”金融质效不断提升,已实现乡镇银行业金融机构100%全覆盖,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截至2023年末,辖区银行机构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8190.02亿元,较年初增加1368.91亿元,增幅20.07%,高于其各项贷款较年初增幅6.68个百分点;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累计发放25.34亿元、5.92万户次。辖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866.5亿元,较年初增长26.28%,高于其各项贷款增幅13.77个百分点,贷款余额户数199.95万户,较年初增加30.08万户。
  
  记者了解到,山东银行业构建全场景智慧金融生态环境; 促进数实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智慧便民社会建设,为数字强省、智慧山东的建设贡献金融力量。建成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省级节点,实现与20家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的对接联通。深化“银税互动”合作,提升对企业“精准画像”的能力,业务开展以来,累计授信企业32.84万户,累计授信额3218.62亿元,位居全国前列。除此之外,山东银行业还将公益理念充分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和日常经营发展中,据不完全统计,山东银行业全年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公益慈善项目7783个,公益慈善捐赠2514万元。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逄增凤 范心雨